目前分類:世界最廣闊的地方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7-11
  • 請輸入密碼:
艱難的選擇
~讀呂志浩史記有感
 
昨晚讀到"唯唯, 否否, 不然"感到趣味性
這麼有趣的疊字翻譯過來是指:
"你說的也對也不對, 這件事不是這樣的"
查了網路
唯唯否否意義是人云亦云
人家說好你就說好
人家說不好你就說不好
 
書裡有一句話講到心坎裡
"什麼是志? 是士之心, 在中國人來看, 士是為了志而活"
司馬遷為了承接爸爸的遺願   忍辱負重
李陵事件是影響司馬遷職涯最大的事件
得罪了漢武帝被處以死刑
根據漢朝法律有兩條路可以代替死刑
一是支付高額金錢 可惜司馬遷沒有錢
二是處以宮刑終生不再具備生育能力 終生退出職場(宮廷)
 
我想回過頭來看看司馬遷的生長背景
爸爸司馬談從小費心栽培
10歲可背誦古文
20歲遊歷半個天下
25歲接任官職走訪西南
28歲任司馬令修曆法
坊間的野史材料整理
遍閱殿堂內珍藏的歷史文卷
才華兼備的司馬遷
此時 不正是意氣風發之際嗎?
 
司馬遷  卻在47歲這年
遇到 李陵事件
閱讀至此
我的喉嚨有點發乾
正如李正浩教授所言
在面臨死亡的威脅面前
與爸爸的遺願之間
司馬遷面臨的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有一本書說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
大半時候我們面臨的選擇不難
只要綜合個人興趣與意願
不違背善良風俗
選擇 就可以作出
 
但有時候 人生彷彿跟你開玩笑似的
明知道那條路艱難
為了志
卻選擇忍辱活著
大陸文學家魯迅說過:
真正的強者不是因為某件事而壯烈的死去,而是因為某件事而卑微的活著
 
心情
夜半  震盪的厲害
行至不惑之年
我深願
志  得以伸展
可以  隨心所願
 
 
裘蒂
戊戌年孟夏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文推薦】長大後的態度,就是小時候的教養 (原文按此)
 
 
 
我在4/27寫過一篇「態度和教養」提出了一個觀察,
長大後的態度,都是跟小時候的教養有關。」
 
 
 
為了怕自己的觀察有誤,最近一年來幫年輕(大約25∼35歲)的主管上課時,
我都會開玩笑的問:「你們小時候有被爸媽修理過的請舉手?」
幾乎所有年輕主管都舉了手。
有的說被打手心,有的被打屁股,有的被罰面壁,有的抄寫文章,有的不准吃飯,有的被罰跪……..。
一時之間,課堂上充滿了童年各式各樣曾經被處罰的回憶。
 

通常聽完後,我都會問:「同學們請問一下?你之所以能夠這麼年輕就成為主管,是因為上面主管看重你的什麼?

有的人回答「能力」,有的回答「專業」,有的回答「機運」,有的回答「態度」。

 
「的確,一般來說」我接著問:「如果『能力、專業、機運、態度』,從高層的觀點來看,各位覺得哪個比重可能最高?」
 

 

一年來大約請教了將近1000位同學,我得到最多的答案是「態度」。
 
我又問:「大家有沒有想過,你的態度為什麼得到上面肯定?
是因為你自己的「天生麗質」呢?還是從小被父母或老師協助訓練而成?」
 
年輕的主管們都笑了,幾乎一致的回答:「應該是被訓練而成。」
 
我接著說:「那麼,同年齡的人未必能當上主管,你今天能夠有一點點地位,
比別人受到更多被肯定的機會,你有沒有感謝過訓練自己的父母或老師?」
 
年輕的主管們開始若有所思。
 
在職場這麼多年,我真的發現「態度決定一切」。
過去的主管真的非常重視專業,但是近年來,卻慢慢地更重視「態度」。
 
許多高階主管甚至苦笑告訴我:
「老師,我們發現專業不夠的新人,進來還可以訓練。但是態度,竟然無法訓練。」
 
然而「態度」究竟是什麼?
其實「態度」就是一種「具有正確價值觀的個人品牌」。
一般有「做事態度」、「做人態度」、「工作態度」、「學習態度」
 
所以我們會聽到某人:
「做事態度」能抗壓堅持
「做人態度」懂感恩禮貌
「工作態度」能互助合作
「學習態度」能認真負責
 
問題來了,這四種「抗壓堅持」、「感恩禮貌」、「互助合作」、「認真負責」態度,究竟該從什麼地方學到?
 
大家不妨看看下面四個案例:
 
1、「不管是唸書或是打怪,每次碰到比較難的或者麻煩的,我就不想再做下去。
可是爸媽都會陪著我,即使我哭鬧也當作沒聽到,他們還是很委婉而堅定的有耐性。
 
 
於是,爸媽教這個小朋友學會了「抗壓和堅持」,避免習慣「逃避放棄」
 
 
 
2、「爸爸連續加班幾天,感覺回來都很疲倦,過去我從來沒發現,
今天媽媽提醒我回來先去給爸爸一個擁抱,我才覺得爸爸很辛苦。」
 
 
於是,爸媽教這個小朋友學會了「感恩和禮貌」,避免了「認為父母做的都是應該的」
 
 
 
3、「我和爸爸媽媽去大賣場買了三大袋東西,爸媽說我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所以也要幫忙拿一小袋。」
 
 
於是,爸媽教這個小朋友學會了團隊「互助合作」,避免了「這些又不是我的事」
 
 
 
4、「今天功課沒有寫完,因為我覺得老師出的太難,
媽媽說碰到難題要練習解決,而且自己的功課一定要寫完才能睡覺。」
 
 
於是,爸媽教這個小朋友學會了「自己認真負責」,避免了「習慣找藉口」
 
 
「態度」真的是從家庭的教養而來。
 
 
我所說的「教養」不一定是體罰,
而是父母親在小孩成長的過程中,

「讓他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行為和價值觀。」
請千萬記得「碰到就要教」。
別因為疼惜小孩的「寬容」,
慢慢地變成不斷退讓底線的「縱容」。
 
 

許多大人常常覺得年輕人不懂事,
然而我卻發現讓年輕人不懂事的真正原因可能不在年輕人身上。

現在的小孩都非常聰明,
從小就「不斷挑戰爸媽的底線」,

父母最難訓練的教養,就是讓他知道「禮貌和尊重」。

父母親的愛絕對無庸置疑,但是父母的教養就像天秤,
一端當然是「愛」,但是另一端應該是「紀律」。
這個紀律就是「自我要求」,包括「禮貌和尊重」。
「禮貌」是讓自己懂得「知所進退,拿捏分寸」。
「尊重」是讓他人感覺「謙虛客氣,感恩主動」。
 
教養是一輩子的事,也是父母無可迴避的天職。
每個父母對子女都「費盡心思」,
然而重點是要「費盡有幫助的心思」,
才是對子女最大的造就。
 
子女的成就,真的是父母最大的收穫」。
 
文末再提個令我感動的真實故事,
之前幫某大企業的年輕主管上完課,

竟然真的有人聽進去,回了老師一封信如下:
 
 
 
學生感謝信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歲以後必須培養四個能力

  1. 生活自理能力
  2. 自我管理能力
  3. 人我互動的能力(也包含與自己好好相處,包括對待與溝通)
  4. 為自己負責的能力

 

9歲是發展的關鍵,9歲以前是一個他律的學習,9歲以後是自律的學習。

 

※培養家事、讀書、運動的能力,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自己搭配衣服,學習煮飯煎蛋。(泡茶、沏水果….

 

※將晚上三個小時畫成圓圈讓孩子來分配時間(看閒書、打電動、做家事…..),計時器讓孩子學習自我管理時間。

 

※瞭解自己很獨特,瞭解他人也很獨特,你表達不舒服的樣子很特殊,尊重每個人的差異。位階愈高看到的人不同 更高的心胸 接納不同的情緒 賞識不同的人。

 

※好媽媽的劇本VS熊媽媽的劇本

 

※學習的態度要提供正向的態度,功課是責任,把該作的事情變成喜歡的事情。

(讓孩子喜歡---“學習的事情)

 

  • 用幾個CD做成告示牌 還要臉孔擺出開心的樣子。(不要讓孩子連結負面的經驗或態度)

 

  • 孩子頂嘴:如果孩子的建議或想法與你不同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態度不對則要教導,「表達情緒的方式蠻獨特的」、「你蠻獨特的」,我們不要當粗暴的父母,不要總是命令、指使、威脅.。(你這樣做你就試試看VS你蠻獨特的--à感受差很多、不要總是跟孩子鬥牛)

 

  • 「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謝謝你給我學習的機會」、「有機會服務你是我的榮幸」

 

  • 不斷學習的父母在這社會上已經是稀有動物。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看得心有戚戚焉

 

將基督徒的心境表達地很完整

 

文中"除了神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審判、定罪(一個生命的來去)"

 

括號內可以換成各種困難痛苦悲傷攻擊傷害

 

謝謝主   讓我認識您

 

自由 自主地親近您

 

您用無比的耐心與愛心等待著我

 

謝謝主

 

從不因為我的軟弱而放棄我

 

謝謝主

 

 

 

裘蒂

 

 

 

 

 

 

 

肚子裡的孩子可能是唐寶寶」...一個瑞士母親面臨墮胎的考量,和台灣人哪裡不一樣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1558&pnumber=1

 

 

這幾天,在網路上讀到一篇文章。是一位中國留學生,分享了在德國面臨墮胎選擇的心路歷程。在那一篇文章裡,有許多關於文化的價值差異,以及對生命的省思。這也讓我不禁想起,九年前發生在我瑞士好友身上,一個關於墮胎的故事。

蘇菲是我認識很多年的好朋友。九年前我第一次認識她的時候,是在教堂。那是一個常常在十字架面前,跪著閉目祈禱的婦人。

「哎,蘇菲真是可憐啊。」瑞士小鎮上的人,紛紛在背後竊竊私語著,關於蘇菲的不幸。我那時還不認識蘇菲,不敢貿然就去安慰人家,所以就好奇先問問鎮上的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蘇菲要生唐寶寶了。她們夫妻倆,思考了很久,也祈禱了很久。決定留下這個孩子。」鎮上的人很嚴肅地告訴我。

蘇菲原本是一個快樂的妻子與母親。丈夫是郵差,有一份不算豐厚但尚能供給全家溫飽的收入。所以,蘇菲全職家管,一直照顧著兩個兒子的成長。九年前當蘇菲得知懷上老三時,兩個大兒子其實都上小學了,所以老三的來臨,完全是個驚喜的意外。

但是,這個驚喜很快變成驚恐。

蘇菲懷上老三時,當年已經超過40歲。因此,醫師建議多做點更詳細的檢查。但檢查結果一出來,把原本歡天喜地的一家人,頓時從天堂打入地獄。

「這位太太,對不起,根據報告,數值異常。我們估計您這個孩子,應該會是唐寶寶。那麼,請您慎重考慮,回去再跟您先生好好討論一下,看後續該決定如何處理,一旦確定,請盡快聯繫我們,我們會即刻做好一切安排。」醫師向蘇菲這樣宣告著。

蘇菲後來跟我回憶那時所經歷的所有感覺。她永遠都還記得,宣判那一刻,好像當頭一盆冷水澆了下來。她先是愣住,然後不斷重複地問醫師:一定會是唐寶寶嗎?有多少的機率呢?

「這位太太,這個機率…」醫生很無奈卻又不能保證什麼。

「既然『只是』機率,不也代表這孩子也有正常、健康的機會嗎?」蘇菲像鬼打牆一樣,不斷詢問醫師。

「對不起這位太太,我們不能幫您做決定,我們只能告訴您,檢驗的數字是這樣。然後請您自己斟酌。」醫院裡飄著一股淡淡清潔藥水的味道。一切顯得規律、乾淨、正常。

蘇菲不斷地想著醫師說的話:「自己斟酌,自己決定。」那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告訴她,那個檢驗數字、機率,能保證多少一個未來生命應有的價值、尊嚴與意義。

那究竟要不要留下這一個「有可能是唐寶寶」的胎兒呢?

既然人不能靠科學給答案,於是一切只能交給神。]

蘇菲與丈夫討論了許久。他們其實家境並不富裕,只是一個平凡的小家庭,而且已經有兩個健康快樂的兒子了。老三,是不是有點「多餘」呢?加上,連醫師都說,這個孩子會是有問題的,那個「安排後續」,不就是很委婉地說,如果你們夫妻決定要放棄這個寶寶,我們會盡快安排墮胎手術的意思嗎?

但是這一對相信神的瑞士父母,經過不斷虔誠的祈禱之後,決定留下這一個孩子。

因為他們覺得,是神送給他們這一個孩子。即使在這樣的環境與條件之下,神還是送給他們這樣的試煉,這樣的禮物。那麼神應該是相信他們這一對夫妻,能好好給這個生命應有的愛。所以,他們決定無論如何,都要留下這個孩子。

「我們夫妻覺得,一個生命不管再怎麼如何有缺陷,都應該值得好好去珍惜,好好去愛。我們都覺得,除了神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審判、定罪一個生命的來去。更何況他還是我們的孩子呢。所以,我們怎麼能夠下得了決定,說孩子啊,你有問題,你並不適合我們的世界,去死吧你…」蘇菲後來一邊回憶,一邊流著眼淚跟我這麼說。

「事實上,我們夫妻真心感謝主。感謝主,把這個孩子送給了我們。我們想,這一個孩子真的很幸運,可以降生在一個充滿愛、懂得珍惜他的家庭與國家。我們絕對不會放棄他,而在瑞士,我們又有很周全的醫療與社會福利。所以,我們已經做好一切的準備了。一切都會像對哥哥們那樣,好好地愛他,即使他是一個唐寶寶。」

就這樣,蘇菲一家人,一起祈禱一起準備,期待這一個有缺陷的生命,誕生。

到了寶寶出世的那一天。

蘇菲永遠記得那一刻。與丈夫還有兩個大兒子,圍繞在身邊,大家一起看著新生兒。這是家裡最小的孩子、期待中的小弟弟。那是一個好漂亮的寶寶,看起來與其他孩子一樣可愛。

「恭喜你們!你們的孩子應該不是唐寶寶。」醫師說。

這一家人當下非常喜悅,很慶幸當時沒有做出墮胎的決定。但是,這個高興,也就維持了一天而已…

蘇菲發現,這一個嬰兒一直沒有排便,也一直非常靜默。問了醫護人員,卻也沒特別表示什麼。最後,蘇菲看著寶寶臉色越來越紫,出於一個母親的不安與直覺,還在醫院的她,立刻請兒科醫師過來給新生兒看看。

醫師來了之後,檢查一陣,立刻急電救護直升機,必須馬上轉診,要從地方醫院,飛送到一個小時車程以外才能到的巴塞爾大學醫學中心急救。

「這位媽媽,對不起,趕快上直升機!一起去巴塞爾!快!快!快!」醫護人員催促著,「你們的寶寶,他…他沒有肛門!」

當時,蘇菲整個人嚇傻了,根本不知道是怎麼上直升機的。等她意識過來,已經在手術室外,緊緊握著丈夫的手,互相對望、哭泣…之前,之前不是還說,寶寶是正常的嗎?

之後,就是非常焦心、漫長的治療過程。

原來是這樣的。蘇菲家的老三,是一個天生沒有肛門的孩子。在懷孕期間,雖然透過檢驗,從數字得知,孩子應該會有「某一種天生器官上的缺陷」,但是因為醫學還不能肯定那個缺陷是什麼,所以當初醫師只是推論,應該是唐寶寶。最後,這一

寶寶連夜急救。後來,又經過了漫長的人工肛門重建過程。這一家人頻繁進出巴塞爾大學兒童醫院,不知道經歷多少淚水與祈禱。感謝神,一直給生命機會,一關又走過一關。先是急救,寶寶好不容易存活了下來。接著,是第一次起建人工肛門的大手術。感謝神,一切順利。接著是第二次、第三次…無數的重建手術、術後治療跟長期追蹤。

這一個孩子,就這樣在所有人的愛裡,從一個本來宣布「應該要被處理掉」的胎兒,在喜悅的期待中降生。又從一個垂死的嬰兒,重新活了過來。慢慢地,一天又一天,走過一個又一個考驗,就這樣慢慢長大了。九年過去了,這孩子活得很快樂。他現在是一個喜歡游泳、愛踢足球、天天上學的健康孩子。只有吃東西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而已。

在一個有著落地窗的咖啡座裡,聽著蘇菲跟我分享這曾經發生過的生命故事。她說,這中間,曾經有人跟她講,應該要去控告那一些地方基層醫院的醫護人員。因為首先,他們在孕期誤診,明明不是唐寶寶還說有可能是,差一點扼殺了一個生命存活的機會;此外,醫院竟然連寶寶一直無法排便這種細節,都沒有及早發現!要不是媽媽自己細心的話…

冬天的陽光,穿過落地窗,細細地一線線,撒在蘇菲的肩膀上。我看著她,她面容很平靜:「儘管如此,我從來不怪他們,不怪任何人。」蘇菲突然流下眼淚,繼續說:「因為除了神,我們每一個人都對生命的事情,一無所知。我只感謝那一些曾經幫助我們走過這一切的人。所有人。尤其是幫我兒子建造人工肛門的巴塞爾大學兒童外科團隊。我永遠記得那個晚上,主刀的醫學教授站了好久很久,好幾個小時都只幫我兒子開刀。他後來跟我說,你的兒子,是神的奇蹟。」

陽光依舊燦爛。說到這裡,我們兩個都哭了。

平靜了一會兒,蘇菲又繼續說:「主治醫師後來還問我們夫妻,願不願意讓我們家兒子整個療程,都讓醫學生一起參與?因為這是非常難得的成功例子,他們要好好研究、好好紀錄,說可以幫助以後其他有困難的孩子。」

蘇菲最後是帶著眼淚,一邊笑著說:「我們當然說好。感謝主,讓我們一起見證了一場奇蹟。」

我後來常常想到好友所經歷過的這個故事。是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與文化差異,對人生也有不同的價值與期待。在一個存在多元差異的世界裡,又該如何真實面對生命的軟弱與恐懼?才能做出自己日後不會後悔的決定呢?要理解生命的奧秘,這其實並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告訴我們,那個完美的答案將會是什麼。

史鐵生,是一位肉體與他人不一樣,在人間受過許多試煉的作家。關於生命,他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恆。而這個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是啊,是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才能成就世間這麼多美好的歌舞呢?第一次讀到史鐵生這一段文字時,我並不懂。但後來認識了蘇菲,知道了他們一家的故事,我想,我開始有一點懂了。究竟,宇宙生生不息、難以名述的人間姓名,叫什麼呢?

信心、希望…或者,愛。這些都是

作者簡介_黃世宜

學歷:
瑞士日內瓦大學比較文學碩士
目前攻讀瑞士弗利堡大學多語與語言教學研究所 

資歷:
瑞士納沙特爾州立Denis-de-Rougemont高中華語教師
瑞士汝拉州社區大學華語教師&華語師資培訓師
瑞士中學漢語協會副會長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hihyi.huangterrier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作者:蔡穎卿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這本書是在茉莉書房撿到的寶,以半價購得。自有小朋友後,對於教育的書籍特別有興趣,隨手翻了翻,以自身故事分享其教育理念的寫作風格相當吸引我。

才看了十分之ㄧ,內心即湧上很多感動與想法,或許這篇寫完還有下篇甚至有下下篇吧。

「有太多無謂的比較,毀損了孩子原有的價值:父母與孩子一起被困在成績單上的數字迷失中。」~by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我總覺得自己所需要的教導並不比孩子少;我們一樣需要提醒和自我檢討。但是當我們嘗試修正自己被偏見所困的價值觀時,我們確信孩子們會因為我們的努力而得到另一片更開闊的天空!」~by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看重內心甚於看重物質,觀察孩子的進步而非只看美麗的成績單,我想這不僅是教育孩子,也是對於自己走了一大段路程後的一個反饋。我很慶幸自己就像蝴蝶破繭而出,理性又寬容地接納所有的自己,無論我的翅膀是彩色繽紛亦或是單一配色,翅膀終究發揮自己的專長,展翅昂飛。

「孩子小的時候,給他深根;長大之後,給他翅膀」~by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教導規矩,我們以身示範,劃一個圓圈給孩子,告訴他那些是對哪些是錯,在分寸之中長成的孩子充滿安全感。

我是個媽媽,在教養的路上不斷修正自己的觀念與腳步,我相信孩子會看見你的努力,自身也得到最大的成長。


裘蒂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給有結婚的人,沒結婚的人也可以設一個特別存摺,為自己值得感到高興或幸福的事存下記憶哦。

我的 "婚姻存摺 "是出嫁那天,媽媽遞到我手上的。
當時,我以為會是一大筆錢,打開一看發現只有1000元,

我用失望的眼神看著媽媽,媽媽卻笑著說 :"這是我特意為你們辦理的”婚姻存摺”,以後每逢值得紀念的日子,都可以存一筆錢,等到老的時候,裡面除了錢,還有無限的幸福…"時,我對母親這份心思不以為然,倒是丈夫記在了心上。

婚後沒多久,他就先後存了兩個500元,一個是因為他升職了,第二個是因為我手術治愈出院。當時我嘴上笑他無聊,其實心裡甜蜜無比,畢竟他把我的健康也當作一件讓他感到幸福的事。

沒過多久,我懷孕了,這一次,我足足往裡面存了2000元.。

但很快,我們開始有了爭吵和冷漠。
孩子出生帶來的快樂是短暫的,洗不完的尿布、喂不完的奶,
進一步加劇了我們感情的惡化,
而那本婚姻存摺像被遺忘了,
寂寞地躺在抽屜角落,
上面的數字久未見漲。
我們鬧離婚的時候,媽媽說,你們先把存摺上面的錢花光了再離吧,雖然錢不多,但是你們共同的財產。

於是,我第一次取了1000元,然後拎著幾件心儀已久的衣服離開商場時,我又回去對售貨小姐說:" 對不起,我不買了,請你退回我剛才付給你的錢。"

也許當時的局面窘迫極了,但我腦海裡想到的是那1000元婚姻積蓄的來源:
他是個害羞的男人,但曾在街頭大聲地對我說 "我愛你 ",
我為此存下100元﹔
他記得我的生日、鞋號、密碼及最怕的事,
我為此在生日那天存下300元﹔
他對女人有風度,也有距離 ,不給暗戀他的女下屬任何機會,
我為此存下500元…

啊,這 1000元裡就有這麼多的幸福積累,
再看看婚姻存摺上的兩萬多元,我的眼睛忽然就有些濕潤起來.。

晚上回到家,我把存摺交給他說:"趕緊花吧,花光了好離婚 "

第二天晚上,他把存摺遞到我手上,
我打開一看,發現反而多了1000元。
他說 :"那上面的每一元錢都記錄著我們走過的歷程,
我第一次發覺原來是這樣的愛你,索性又存進了1000元。
我們從此又和好如初了。

還是媽媽說得對,以愛情的名義為婚姻開個戶口,把夫妻間所有快樂的、幸福的、浪漫的事,通通存進銀行。有了這本日積月累的婚姻存摺,即使是再貧窮的婚姻,也決不害怕透支。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就像一粒葡萄,只有一層薄薄的皮保護著

( 一篇很感人的真實報導 )

如果你覺得人生灰暗,請看看武陵高中楊士賢
當議論今日青少年物欲橫流的聲音甚囂塵上時

您可曾想過,就在台灣,有一個孩子
他因為還有錢夠買下一餐的便當而慶幸自己並不窮?

當滿街青少年為奔放的青春狂歡上色時
您可能體會一個早已深深見識過生死幽暗,人世斑駁的孩子
內心那份孤寂的素淡?

桃園武陵高中一年級的楊士賢,只有一隻神經正在萎縮中的左手臂
父母雙亡,目前與輟學就業的弟弟相依為命

四月之前,老師、同學對他身世知道的就這麼多
因為他從不訴苦,也積極參與社團及勞動服務,表現和一般同學沒什麼差異

甚至有回校方要幫他申請清寒獎學金時,他還婉謝說:
「我還過得去,可能有人比我更需要。」

四月間,學校邀請一位殘障人士來做朝會演講
請幾位殘障同學上台談激勵,楊士賢是其中一位

訓導主任顏弘洺回憶當時情景說:
「他只是平靜敘述,連哽咽都沒有,但卻讓師長同學們都掉淚了。」

原來,十八歲的楊士賢有段遠超過老師、同學們想像的坎坷故事

楊士賢的右臂斷送於五歲那年的一場意外
當時攀吊在電捲門上玩的他,不慎誤觸遙控器,整隻右手因此被夾捲壞死

龐大的醫療費已使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境更加困窘

沒想到過幾年開計程車的爸爸又因帕金森氏症倒下
從此媽媽開始日夜在電子廠做工養家的日子

升國一那年暑假,爸爸去世
不久,媽媽發現罹患大腸癌,次年,便因癌細胞擴散相繼去世
「媽媽曾動過一次切除手術,醫生囑咐她要長期休養
但她出院第三天就趕去工廠上班
因為她怕請太多假被開除,我們家就沒收入 了

楊士賢很心疼媽媽消瘦得只剩皮包骨和一個鼓脹的肚子
他曾想代媽媽去做工,但媽媽認為他身體殘障
只有用功讀書,將來「用頭腦賺吃」才有活路

他說他高中聯考要拚六百分以上, 請媽媽放心時,媽媽安慰他:
盡力就好,身體第一, 我只要你帶著弟弟倆好好活下去,不要像媽媽一樣生病

這話讓楊士賢警覺到,媽媽就要離開了

果然不久,楊士賢在學校接到醫院的緊急通知

趕到時, 看到醫院正為媽媽做電擊
醫生要他們兄弟倆高聲喊媽媽, 也許有助媽媽從昏迷中醒來

但楊士賢並沒喊,他說:
我看到媽媽全身都放鬆了,臉上有種她在生時我從沒看過的平和安詳
我想,媽媽,就走吧,不要再回來受苦了!

媽媽去世後,楊士賢幾度想「跟媽媽走」

但後來一轉念,決定依媽媽的心願, 發憤圖強活下去
我想雖然我卑微得像一粒沙子
但只要活著,就有改變的機會,要是死了,就什麼都沒了

楊士賢說,與媽媽分離的打擊
將從小自卑封閉、對什麼都不敢懷抱希望的他,一寸寸地敲醒了
不僅課業開始進步,連在校的人際關係都慢慢寬闊起來

從小同學們嫌我髒臭,笑我吃便當笨拙的模樣像狗, 我很怕與人接觸

加上家庭背景的因素, 同學們談笑的內容我幾乎都插不上嘴

因此,我非常孤單,有時功課不懂, 鼓起最大的勇氣問同學
人家只要有一點點不耐煩, 我就退縮,很難過自己為什麼那麼差勁

楊士賢回想過往,覺得自己實在太傻了
因為他現在知道逃避只是浪費時間 實實在在面對問題才是解決之道

另外, 他也明白了
朋友關係是相對的
一定要先主動打開自己、關心別人

楊士賢談到這一路走來,要感謝的人太多了
尤其是國中的國文老師常雲惠,和同學謝志傑

有一次作文課,老師要同學們用比喻描寫自己, 楊士賢寫道:
「我就像一粒葡萄,只有一層薄薄的皮保護著。」

常老師誇讚他能表達內在感受,還送他一本「小王子」
那是他擁有的第一本課外書,也是他至今最愛的一本書

這個鼓勵也讓他首次感受到自我肯定的喜悅

小王子裡面提到,小王子的朋友狐狸說,牠喜歡看金色的麥子
因為每次看到金色麥子,就會想起有一樣金色頭髮的朋友小王子
我明白這種友情的感覺真是幸福美好

謝志傑綽號猴子,因為生命中有了這個朋友
所以, 香蕉對我來說就不只是香蕉了
它總讓我想念起我的朋友, 和我們共有的時光

「猴子」有一次上籃球課時,故意說他不想打

陪楊士賢蹲在場外看,雖然猴子什麼也沒說
但那一刻楊士賢好感動自己終於有了一位朋友

樂觀進取的「猴子」常鼓勵楊士賢積極思考, 對他大有啟發

楊士賢說,國中時有次公民課出了一題是非題:
接近孤獨的同學是一種仁愛的表現

檢討考卷時, 有位同學舉手問老師為什麼?

楊士賢當時覺得那位同學真是太幸福了
幸福到不懂接近孤獨的同學為什麼是一種仁愛的表現

他說:「但我寧願自己是不懂這句話的人。」

楊士賢說話有一種這個年紀少見的篤實靜定
他曾怨恨自己的身世及欺負他的人

但現在他感謝斷臂讓他更容易看清人性
感謝窮苦讓他更禁得起磨練

同時,他了解到每個人有不同的成長環境、發展方向
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評斷別人是錯的

楊士賢希望自己是個「思想成熟深刻,但心很「單純」的人
他把考上師大、將來成為一個很能鼓舞學生的好老師當成目前奮鬥的目標

至於現實生活上的種種困難,他倒是看開了, 也習慣了
唯一不放心的是「比我聰明、健壯的弟弟卻沒繼續升學」

武陵高中的十多位老師, 每月固定捐款作他的生活學雜費基金
聽了他的故事以後,全校同學更紛紛主動發起一項項溫馨的活動
楊士賢 說,他唯有更用功讀書,以報答武陵的恩惠

穿著武陵的黃襯衫走在街頭時
我常想要是媽媽能看到, 一定很高興、很驕傲

思念媽媽時,楊士賢仍有萬般心痛不捨
但他告訴自己不能再哭了,哭是沒有用的

只要想到媽媽曾那樣愛他、為他奉獻一生
他就永遠有勇氣抬頭挺胸向前走

想每個人都會有失意,心情低落的時候
顏回雖居陋室但卻能自得其樂

日子怎麼過. 日子過得快不快樂
都在於你對自己的際遇怎麼去看,由哪個角度去看.不是嗎?

身為一個母親 , 在製作這篇文章時
真的是心疼到不能抑止淚水.

一隻勇敢揮著殘翼的小鷹
如此孤單的飛翔在舉目無親的紅塵中

想必他天上的母親
正心疼地期待著孤雛的振翅高飛

一個母親最深的無奈
就是無法陪伴孩子的成長
我深切為他祈禱著
但願坎坷之後會是一條光明大道
也但願人間有著更多的溫情伴他成長



*******************************************************************
心疼這孩子的遭遇
偶爾抱著Shah唱起"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想起許多孩子
我的心是激動的
媽媽心 豆腐心 只願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平安陪伴孩子長大成人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令我感動的文章...
試想,如果我是這位消防隊員...我會怎麼做?
試想,很多事情之所以定了位,會不會是因為不夠積極?
過去的畫面有幾幕跳了出來...
明亮的燈光..孤獨的螢幕...討論的聲音...
思緒飄得好遠...
不算太久的過去....轉眼間已與我的生命無關...
即便有關...或許是以後吧?

心情。柯羅莎強颱。肩痛。等待。


----------------------------------------------------------------------------------------------
"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方法;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找到一個藉口"


【明心網】1953年
十一月十三日,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消防隊的電話總機在清晨三點收到一個電話。二十二歲的年青消防員,埃里希在值班 。


「喂喂!這裡是消防隊」。
電話的那端沒人回答,可是埃里希聽到一沉重的呼吸聲。後來一個十分激動的聲音,說:

「救命,救命啊!我站不起來!我的血在流!」
「別慌,太太」,埃里希回答,「我們馬上就到,您在那裡?」
「我不知道。」
「不在您的家裡?」
「是的,我想是在家裡。」
「家在哪裡,哪條街?」
「我不知道,我的頭暈,我在流血。」
「您至少要告訴我您叫什麼名字!」
「我記不得了,我想我撞到了頭。」
「請不要把電話掛掉。」

埃里希拿起第二具電話,撥到電話公司。回答他的是一個年老的男士。
「請您幫我找一下一個電話客戶的號碼,這客戶現在正和消防總隊通電話。」
「不,我不能,我是守夜的警衛,我不懂這些事。而且今天是星期六,沒有任何人在。」



埃里希掛上電話。他有了另一個主意,於是問那女人:

「你怎樣找到消防隊的電話號碼的?」
「號碼寫在電話機上,我跌倒時把它給拖下來了。」
「那您看看電話機上是否也有您家的電話號碼。」
「沒有,沒有別的任何號碼。請你們快點來啊!」那女人的聲音愈來愈弱。
「請您告訴我,您能看到什麼東西?」
「我…我看到窗子,窗外,街上,有一盞路燈。」
好啊--- 埃里希想---她家面向大街,而且必定是在一層不太高的樓上,因為她看得見路燈。
「窗戶是怎樣的?」他繼續查問,「是正方形的嗎?」
「不,是長方形的。」
那麼,一定是在一個舊區內。
「您點了燈嗎?」
「是的,燈亮著。」
埃里希還想問,但不再有聲音回答了。



需要趕快採取行動!但是做什麼?
埃里希打電話給上司,向他陳述案情。上司說:

「一點辦法也沒有。不可能找到那個女人。而且,」他幾乎生起氣來,「那女人佔了我們的一條電話線,

要是哪裡發生火警?」
但是埃里希不願放棄。救命是消防隊員的首要職責!他是這樣被教導的。



突然,他興起一個瘋狂的念頭。上司聽了,嚇壞了:

「人們會以為原子戰爭爆發了!」他說。「在深夜,在哥本哈根這樣一個大都會裡!…」
「我懇求您!」埃里希堅持,「我們必須趕快行動,否則全都徒勞無益!」
電話線的另一端靜默了片刻,而後埃里希聽到答覆:

「好的,我們就這麼做。我馬上來。」



十五分鐘後,二十輛救火車在城中發出響亮的警笛聲,每輛車在一個區域內四面八方 的跑。
那女人已經不能再說話了,但埃里希仍聽到她那急促的呼吸聲。



十分鐘後埃里希喊說:
「我聽到電話裡傳來警笛聲!」
隊長透過收發對講機,下令:

「一號車,熄滅警笛!」而後轉問埃里希。
「我還聽到警笛聲!」他答說。
「二號車,熄滅警笛!」
「我還聽得見…。」
直到第十二輛車,埃里希喊說:「我現在聽不見了。」
隊長下令:「十二號車,再放警笛。」
埃里希告知:「我現在又聽到了,但越走越遠!」
「十二號車掉回頭!」隊長下令。

不久,埃里希喊道:「又逐漸地近了,現在聲音非常刺耳,應該剛好到了正確的路上。」
「十二號車,你們找一個有燈光的窗戶!」
「有上百盞的燈在亮著,人們出現在窗口為看發生了什麼事!」
「利用擴音機!」隊長下令。

埃里希經由電話聽到擴音機的聲音:

「各位女士和先生,我們正在尋找一個生命有嚴重危險的婦女。我們知道她在一間有燈光的房間裡,

請你們關掉你們的燈。」
所有的窗戶都變黑了,除了一個。



過了一會兒,埃里希聽到消防隊員闖入房間,而後一個男音向對講機說:

「這女人已 失去知覺,但脈搏仍在跳動。我們立刻把她送到醫院。我相信有救。」



海倫.索恩達---這是那女人的名字---真的獲救了。她甦醒了,幾個星期後,也恢復了記憶。


"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方法;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找到一個藉口"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口氣讀完的文章
名利與榮耀的光芒確實使人貪戀
遭遇最痛苦的經歷
反淬煉出本質
張艾嘉的個性令我聯想到亂世佳人郝思嘉
同樣任性~享受奢華~
那句"媽媽,謝謝"讓我感動
孩子反而幫媽媽上了一課
不過~身為一個女人
有這樣金光閃閃的生活條件
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吧?


-----------------------------------------------------------------------------------

你真的知道你要的是什麼嗎 ? 富貴或貧賤,每個人都在人生中學習…… 張艾嘉的故事

張艾嘉,也許可以號稱是最出色的女人-從叛逆少女到金馬影后,從未婚媽媽到兩次婚姻,從名演員到大導演…她,似乎天生帶著光環,舉手股足間都在製造新聞,賺著人氣。

然而,一夜之間,她就變了,開始隨遇而安,變得平易近人,懂得享受無處不在的快樂;更重要的,明白了做普通人的樂趣……一切的一切,都從她的愛子被綁架開始。

張艾嘉在綁架案結案之後,面對媒體有這樣一番話:“一直以為最重要的是盛名,時時處處想保持常青,不管是婚姻還是兒子,都當作自身招牌的一點金漆,從未將自己從高處放下,好好審視一下生活。直到兒子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方才明瞭最珍貴的財富並非那個熠熠的金字招牌。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攘攘熙熙,皆為名往。以前,我就是攘攘熙熙中的一分子,結果從相夫到教子處處一敗塗地。”


◆ 嫁給羅大佑,臺灣最有名的男人

我是一個銜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外祖父曾任臺灣高官,父親是空軍軍官,母親是臺灣著名的大美人。
出生不久,我就跟著母親去美國定居接受教育。 16歲那年,我不再樂意讀書,覺得娛樂圈五彩繽紛,便回到臺灣一腳踏了進去。
21歲,便成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隨後又兩次榮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別人追逐一輩 子而不可得的東西,於我而言,手到擒來得順理成章。 在鮮花和掌聲中,我也越來越喜歡這種被人追捧的感覺。

我告訴自己,來這世上走一 遭,一定要盡情享受最榮耀最輝煌的一切,那時年少輕狂,覺得能配上自己的男人,似乎只有名聲赫赫的音樂教父羅大佑了。

與羅大佑交往,純粹是為了拉風,為了讓人羡慕,卻沒有過任何長久發展、終生廝守的念頭。那時的我,的確充滿魅力,漂亮、成功……男人心目中完美愛人必須具備的條件我幾乎 全部都有。

羅大佑也不例外,在我與他的初戀女友之間,他最終選擇了我。我覺得這是意料之中的,任何一個男人都應該毫不猶豫地選我。然後,我與羅大佑風光無限地同入同出,盡情地享受被所有男人凝視、被所有女人嫉妒的快感。我與羅大佑的戀情不像是感情,更像一件璀璨奪目的首飾。可是,一個女人,自然不能只有一件首飾吧?於是,影壇帥哥、商界精英、政壇要人…… 隔三岔五就隨著他們一起接受眾人矚目。

忘記了自己還有個男友叫羅大佑,不記得上次見他是什麼時候,遺忘了他的生日是幾月幾號,甚至,會挽著別的男友在公開場合與他不期而遇,沖著一臉尷尬的他嫣然一笑,似乎,他只是一個一面之交的普通朋友。可是,羅大佑是個傳統的熱血男子,腦子裏根深蒂固的是夫妻恩愛苦也甜、相看兩不厭的思想。對於我的遊戲人間,他無所適從。可是他真的喜歡我,於是他提出要娶我。結婚對我而言似乎遙不可及,我沒有把自己交給任何男人的計劃。可是,羅大佑真心實意想要娶我,他的確是想與我廝守,好好照顧我的。不知道是因為心軟,還是覺得與羅大佑的婚姻堪稱更閃爍的招牌,我答應了他的求婚。


◆ 轟轟烈烈的婚禮

羅大佑不是個張揚的人,可是我喜歡鋪張奢華的感覺,於是,他給我訂制了法國最新款的婚紗,連裙腳都綴滿了璀璨的鑽石,婚禮就像一個女王的加冕儀式,我還戴上了鑽石王冠。我就是要讓所有的男人失落,讓所有的女人嫉妒。都說新娘應該矜持,可我的一言一行都囂張,我肆無忌憚地笑,和熟識的來賓開著玩笑,舉著一杯香檳風一樣地穿來踱去show著自己的滿身寶石。可憐的新郎一直在到處找我。婚禮還沒開始,他已經大汗淋漓了。最後總算禮畢,可在來賓散去以後,我倆在洞房
花燭的甜蜜纏綿前,先開始了婚後的第一次 “談判”:他希望我退出娛樂圈,安心在家早日為人母,然後相夫教子,做個新時代的傳統女性;我嗤之以鼻,反問他一年掙的錢是不是比我多,告訴他我一不會放棄事業,二不會那麼早當媽媽。 談到最後僵住了,他很艱難地從嘴巴裏擠出一句話:“你到底 是不是個女人?”

我跳起來大罵他混蛋,摔碎了洞房裏鎮風水的鏡子,在淩晨3點穿著一身婚紗衝出門找 了家陌生的小酒吧開始放縱。第二天早上,當羅大佑找到醉醺醺的我時,他都快哭了,像哄孩子一樣把我哄回家後,他再也不敢跟我有任何衝突。

不過,只要出席任何大型典禮,我會很淑女地穿上禮服,賢淑地挽著他的手准點出現,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多麼恩愛、多麼有默契-羅大佑是我老公,我有面子!

典禮終了,興之所至,我會轉眼消失,穿著晚禮服出現在地下音樂吧,留他一人心急如焚地到處尋找。有時,我會心軟,於是在家乖乖做幾天乖老婆。一開始,他異想天開以為我懂事了、轉性了,眉開眼笑地在家陪我,可是乖不了幾天,我就會故伎重施地打回原型……。


◆ 當未婚媽媽,生最炫兒子

新婚夫妻,多半還能寬容相處,可隨著婚姻的年輪跨過一輪又一輪,耐心便慢慢失去。對於我的個性,羅大佑越來越反感,也開始越來越頻繁地訓斥我。到第三年的時候,當他得知我要去加入天體協會的時候,終於怒不可遏地第一次動用了暴力。

夫妻之間,一旦暴力開了頭,必然會愈演愈烈。每次戰爭過後,羅大佑都會很後悔,很誠懇地向我道歉,我也會自我檢討,兩人共同維繫短暫的安寧。終於,我們打累了,心也累了,最後決定離婚。對他而言,看不住老婆固然丟人,可隔三岔五被老婆打更丟人。然而離婚給羅大佑帶來了極大的打擊,為了逃避世人的流言,他隨後便離開了樂壇,做回了醫生的本行。

在離開樂壇前,他寫了最後一首歌“是否”
多少次的寂寞掙扎在心頭,只為換回我將遠去的腳步,
多少次我忍住胸口的淚水,只是為了告訴我自己我不在乎…… "

看著這個年過四旬的男人遠去的背影,我的心裏有一點痛,畢竟,這是第一個愛我到願意娶我,與我分擔憂愁痛苦的男人。音樂是他的生命,可是為了這段失敗的婚姻他竟然不惜退出樂壇,可見他的心真的是被我傷透了。在朋友們的勸說下,他終於重新操起了吉他。不過,他無論如何也不想再呆在臺灣樂壇,而是去了香港。

婚姻的失敗沒給我帶來絲毫悔意,我的性格如故,依然迷醉于萬人景仰,照樣高高在上。只是,30歲那年,心態忽然有了微妙的變化-我不再滿足于那種飛車勁舞的日 子,我忽然很想有個孩子,但是,我沒法定配偶了,誰來幫我這個忙?

在香港,我認識了王靖雄。他是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他有四輛不同年代不同款式的哈雷機車,我偶爾發瘋的時候,他會跨上另一輛哈雷,和我一起從街頭呼嘯而過。只是,他是個有婦之夫。那又如何?我從未懷疑過自己的魅力-沒有哪個女人比我更優秀,我看上的就一定要得到。況且,能把男人從婚姻裏挖出來才更見魅力。於是,我旁若無人地開始了與王靖雄的交往。

35歲以後,我想當媽媽的念頭越來越固執,我等不及了。
於是,我未婚先孕。

1990年8月16日,我生下兒子王令塵,我給他取了個英文名叫OSCAR(奧斯卡)。
從第一次抱他到懷裏,我就為他計劃出了未來的道路-我要他成為最好的童星,讓所有人知道我張艾嘉所擁有的東西全部都是最好的,不管是婚姻還是後代。
第二天,王靖雄離婚後正式與我結婚,我的育嬰計劃越發清晰:我要從此開始培養兒子,讓他成為“張艾嘉”這個金字招牌上最耀眼的那點金漆。都說“三代出貴族”,為了培養出兒子的貴族氣質,多從最細微處開始,衣食住行時時處處刻意培養,他稍有不對就馬上糾正。老公說我不像是在養兒子,像是在組裝電腦,把所有最先進最頂級的軟體全部塞進去,卻不知硬碟本身能否容納。

現在看來,兒子當初真的很可憐,不能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在地上摸爬滾打,因為那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從學會走路開始就得像個紳士,從小就開始穿禮服,學習吃西餐,要記得站在汽車前等待司機拉門,再高興也不許哈哈大笑,只能微笑地表示自己很開心。

為了能讓兒子入讀名校,我還效仿“孟母三遷” 搬往嘉多利山居。等到兒子4歲多的時候,小紳士的雛形已經顯山露水了: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語無可挑剔;不管是鋼琴還是小提琴,總能很漂亮地來上一段;和我一起去西餐廳,儘管還不能幫我拉椅子,卻一定會等到我落座以後再坐下;在學校裏整天都保持乾淨與禮貌,是所有老師公認的“小天使”;所有的同學都用仰視的目光看著他……雖然我看得出來兒子並不快樂,可我 認定這個選擇沒錯。

隨後,我把兒子推到了大眾面前:兒子5歲那年,我應邀前往泰國北部採訪難民村,我 帶兒子隨行,拍攝過程中,我把部分臺詞讓兒子背熟,然後將他推到了攝影機前。電視臺播放後,香港頓時轟動,所有人都驚為天才。在香港成功後,我隨即帶著兒子殺回臺灣,帶他參與了一個國際品牌的童裝展示會,並讓他上臺走童裝秀。各大媒體紛紛對此大肆報道,兒子在一夜之間又紅透臺灣。以後的日子裏,我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不遺餘力地打造著兒子,而他的表現也處處可圈可點,很快成了第一童星。


◆ 上帝把兒子還給我,我把自由還給兒子

可是,我忘記了一件事情-香港並非太平盛世,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最先被別人盯上的就是曝光率高的明星。很不幸,兒子被人盯上了。兒子在九龍城喇沙利道喇沙小學讀四年級,學校離家有一段頗長的路程。平日上下學都有傭人接送,可是,2000年7月 5日,傭人沒有接到兒子,幾個小時後,接到了最不願接到的電話……兒子被綁架了,綁 匪開價2000萬元港幣。

綁匪在電話裏的聲音陰森而恐怖:“你兒子現在是童星,你是大導演,他絕對值這個價錢,你也拿得出這筆錢。給你3天時間,交錢的地點我會再通知你。別玩花樣,不然,就等著給你兒子收屍吧!”

我頓時癱軟了,我做夢也沒料到,自己的苦心打造竟會給兒子帶來殺身之禍!為了籌集贖金,我緊急賣了樓,取空了所有的銀行存款,可是,才不過800萬元而已。與 綁匪在電話裏討價還價之後,終於敲定以800萬元成交。儘管綁匪一再威脅不許報警,在再三斟酌後,我們還是通知了東九龍重案組。

在警方的授意下,我們以籌措贖金為由向綁匪拖延時間,警方很快通過電話監聽跟蹤查出了綁匪的藏身之處,火速行動將 3名綁匪一舉擒獲。

當我打開兒子藏身箱子的時候,倒吸一口涼氣-綁匪已經在箱子裏準備好了香燭冥紙,很明顯,他們已經做好了收到錢就撕票的打算。抱著失而復得的兒子,我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

此次遭受綁架對兒子造成極大的刺激,他開始神經質地自問:再也不願意與我一起出席任何公共場合,一回家就鑽進自己的房間鎖上門,就連叫他吃飯也不出來,把飯送到門口也不開門,只允許傭人把飯放在門口,等傭人離開了才偷偷開門自己把飯拿進去。看著以往舉重若輕的兒子如今像一隻惴惴不安的小鼠般草木皆兵,我的心疼了又疼。當初,我的婚姻招牌沒留住羅大佑;如今,我的再婚招牌還會失去曾經活潑靈動的兒子,諮詢了無數心理專家,得到的建議只有一個-時間療法。

我咽下眼淚,告訴自己:
有什麼大不了呢?老天已經對我很寬厚了,把活生生的兒子還給了我。我開始學著用母愛的本能去和他共處,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他高興,由著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他擯棄牛排去啃漢堡包;請同學回家來鬧得翻天覆地;和那些以前我嗤之以鼻的不富貴沒氣質的同學打成一團;他開始穿便宜的T恤和牛仔褲;不再把頭髮三七分得細緻、梳得一絲不苟;不在我的監督下練樂器、苦著臉去聽交響樂……假日的時候,我帶他出去旅遊,不再帶他去這個博物館那個藝術宮。

我放任他自己挑選目的地和所有的旅遊專案。有一次遊狄斯奈樂園,他拖我陪他坐在過山車的第一排,隨著過山車的翻滾倒轉,我們情不自禁一起尖叫,兒子緊緊抓著我的手,抓得很緊很緊,仿佛將他所有的力量和希望都寄託在這一握上。下了過山車,手依然沒有鬆開,我彎下腰將兒子一把摟進懷裏,他攬住我的脖子,臉蛋貼在我的脖子上,呼吸一絲一絲地縈繞著我的耳畔。好久沒有這樣抱過兒子了。

還有一次在埃及,我們騎著一頭駱駝,在金字塔前面端詳獅身人面像,兒子坐在前面,靠在我懷裏,駱駝脖子上的鬃毛蹭得他的小腿發癢,我讓他將腿盤起來,半躺在我的懷裏,左手幫他撫摸著蹭紅的小腿,右手輕輕摸著他的頭髮。兒子忽然動了動,將腦袋往我的胸前擠了擠,夢囈般道:“媽媽,謝謝!”
我讓他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 生,他沒有謝謝我;
我讓他成為當紅第一童星,他沒有謝謝我;
我傾家蕩產去交贖金,他也沒有謝謝我。
可就在落日大漠裏,靠在我懷裏的時候,他那麼由衷地感謝我。
一句謝謝,頓時讓我覺得所有的榮耀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我發覺這樣的生活才是兒子真正覺得幸福和滿足的日子。
三年的恢復,兒子終於痊癒了。
隨著兒子的改變,我身上也在發生著本質的變化,我不再張揚,學會了理解和同情,變得成熟和內斂,難怪外界都評論我是一個因為痛苦而長大的媽媽。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來自轉寄信件
令人震撼的一篇文
期許自己教導孩子有愛心但不溺愛~有規矩但不嚴厲~
讓孩子心裡開滿美麗的花朵
綻放出乾淨純潔


-----------------------------------
孩子心裡長了蟲
作者:呂崇金

洛克的話:這這是轉載網路上的一篇文章,看了以後心中十分感動,自己門診上遇到不少父母心中「活潑又有創造力」的小孩,報紙、書籍、電話、弄翻茶水摔得到處都是,在診所嬉鬧尖叫,無視護士小姐的苦勸,其他患者紛紛走避,父母視若無睹,弄得醫師一身狼狽尷尬,醫師有醫師的角色無法「好言相勸」,但是我必須說,我很難過。

這篇文章真的寫的很好!請用心把它看完~~記得好好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喔~~仁義、道德、禮教是一切知識教育的根本請大家用力轉寄!

因為我也看過只有六歲、三歲的兄弟,為了讓爸爸跟他們跪下道歉認錯,而耍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心機!

那是我在工讀時的情景,我和幾個工讀生都不爽老闆對我們的壓榨,只是來工讀,卻還要肩負「保母」的身份,幫他帶兩個頭疼的小孩,兩個小兄弟要去吃麥當勞,花的是自己的錢,老闆不會給,就當你請他的兒子吃飯,跟你說謝謝。如果你第一次當成自己是冤大頭而認栽請了客,之後就有無數的惡夢!

因為兩個小朋友一從安親班下課後,就來磨著你請他們去吃麥當勞,如果你拒絕的話,他們就會當場大吵大鬧,讓所有客人對你側目。最後,老闆竟對你動怒說,「你就先墊一下錢帶他們去吃漢堡會怎樣?你讓孩子在店裡鬧,又讓他們哭,實在是罪不可恕!」

到最後,我們一看到那兩個如惡魔般的小兄弟,都躲的遠遠的。我們都非常納悶,兩夫妻都是台大畢業的老闆、老闆娘,為什麼對孩子的教育是這樣子的溺愛縱容、不理性呢?

結果有一天,我們所有工讀生都知道了答案 ------ 很惡魔的答案!

(因為當天我沒排班,沒看到現場狀況。後來聽到那個被 A 了無數頓麥當勞的工讀生的口述:)

那天下午,兩兄弟在店裡亂跑亂叫地大鬧著,把許多客人都鬧跑了。然後,哥哥好像打了弟弟一下,弟弟於是便狂哭了起、、、、、老闆再也受不了地跑出來制止,對哥哥罵。還對哥哥說:「你怎麼可以打弟弟?弟弟哭成這樣,你快跟他道歉!」

只見哥哥一臉冷漠地看著他的父親,絲毫不為所動。

老闆的面子掛不下,就「輕輕地」推了哥哥一下,要他道歉。結果,那個六歲的小男生,竟然舉起手來用力打自己的嘴巴!完全不停手地一直打著!可是他的臉上還是沒有表情。作父親的老闆當然心疼了,阻止哥哥做出這樣的舉動。

哥哥只說:「爸爸要我道歉,我該死,我錯了!我該死!我該死!」還是不停打著自己的嘴巴,都紅腫起來了!老闆嚇到了,趕緊抱住哥哥說:「好好好,你別打了,爸爸錯了,爸爸跟你道歉好不好?」

哥哥接受爸爸的道歉方式是,冷冷地說了一句:「跪下!」

老闆當然沒照著做,結果,六歲的大兒子又開始打自己的臉!老闆二話不說,就跪在兩個兒子,和所有客人、工讀生面前,跟兒子道歉:「爸爸錯了,爸爸跟你道歉好不好?」

小惡魔的哥哥,冷漠的臉上終於有了笑容,他轉頭對弟弟說:「你看,我就說爸爸會跪下跟我道歉吧!」

------------------

雖然我們在工讀時,都對老闆給我麼不合理的壓榨很氣憤,但是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們的心中卻只浮現兩個字:「報應!」

順便值得一提的是,兩兄弟每個月的教育費、保母費,要三萬多四萬元,不但請小提琴家教、專門看顧的保母,還送去特別自由開放的托兒所,大概老闆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從小就是萬能無敵的天才吧!只是,他忽略了對一個小孩最重要的東西:「心的純真和善良!」

對世界知識的開發和探索,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我們都希望不只是我們自己,更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更上層樓。可是,知識,只是一種記憶、一種推理、一種瞭解和儲存而已。

失去了心,失去了對世界、對自然、對人的關心和體貼的情感,知識不過是冰冷的電腦記憶卡而已。

一個對自己父母都能如此耍心機、耍手段來達到目的的小孩,一個是六歲、一個是三歲,我根本不去相信這樣的孩子以後能帶給人類多大的幸福和希望!

在日本著名漫畫家「池上遼一」早期的作品「暴民」裡頭,敘述的「暴民」,並不是我們想像的流氓、黑道和社會運動中無理性破壞的群眾,他畫筆下的「暴民」,竟然是兩個十七歲俊美異常,人見人愛的少年!

這兩個少年,合力計畫去謀殺其中一人的父母兄姐,全家四口全都被他們天衣無縫的謀殺掉了!甚至,他們還把父親的屍體丟到河裡,把母親和姊姊姦殺之後,剁下頭遺棄。

而這一切殘忍的作法,都只是為了刺激黑道的哥哥盲目地到處尋仇,為家人報仇。

那個「暴民」的少年,當成欣賞藝術品那樣,欣賞著自己哥哥瘋狂殺人、被警方追殺的心路歷程。然後,為家人、為哥哥流下無辜的眼淚、、、、、、

沒有人懷疑到這樣一個俊美乾淨、文質彬彬的少年身上。大家都認為他是受害者。後來經過一個警方反向推理之後,才知道幕後指使者,竟然就是眾人疼愛的弟弟!問起弟弟犯下殺父母、殺兄姐的動機,弟弟竟只是粲然地一笑:「因為活的太無聊,要找刺激和樂子呀!而且我們才十七歲,青春這麼短暫,得好好玩耍才行啊!」

這就是,新一代的「暴民」!

我想,對許多父母來說,他們一定說:「這種事絕對不會發生在我們家小孩身上,那是因為他們父母和教育沒給他們良好的環境。我家孩子從小就是資優生,都是念高等學校,絕對不會變成那樣!」我真的也很衷心地期望如此。只是,現在令我們無法瞭解行為模式、思想出路,和暴走殘忍的孩子,不就是我們身邊鄰家的孩子?不就是父母們拚死拚活望子成龍成鳳的孩子?我想,是我們自己的心不見了,所以連對世界的一點小小的熱情、付出都沒有了。也當然,孩子不會感受到,他們能知道、接收的只有:「我是獨一無二的、所有大人都會因為我的年紀而給我無限制的自由。面對苛責體罰,我有權抗議和抵制。因為我是獨一無二、最珍貴無比的人!」

這麼危險的唯心自由論,如何能不出「暴民」呢?



DearAll:

看到這篇文章, 心中有許多的感觸,想起大學時代帶過的那些安親班,還有出社會之後接觸到的家長與孩子,文章作者的心情,我想我能懂得在家長溺愛下的孩子,就像作者所言 " 是心中長了蟲的 " 在未來的多年後,如果沒有太多的意外,我們也將培育自己的下一代,只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有顆純真善良的心,而不要擁有太多所謂 " 自私 " 的人本主義共勉之

你是什麼樣子的父母師長?

又正在養成什麼樣子的下一代?



請耐心的將這篇文章看完。

這是很令人深思及反省的一篇文章。對於我們這些成年人,教育下一代的工作實在不可輕忽。聖經中的箴言22:6說到:『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往往我們以為我們教養孩子的『道理』就是最好的,然而每個人的標準不同,什麼『道理』才是真的?正的?

這些孩子心裡長了蟲

獨自坐在台北車站地下二樓第三月台的候車座上,靜靜等待三十分鐘後抵達的火車,將甫從家鄉高雄拖著疲憊身軀北上的我,再下一程運送回工作的宜蘭羅東,回到那個漂浮著孩子笑語與潮濕氣味的教室,新學期即將開始。車站月台人來人往,穿著不同衣服有著不同眼神的人們,或行走或擺動著不同的姿態,和不同的人擦肩而過。我卻偶然看見熟悉的身影閃動在人群的夾縫中。片刻醒悟,那不是 Q嗎?以前曾經在某個公眾論壇場合,某個社運活動中有過短暫的合作,有點熟識卻無深交的朋友。

我打了聲招呼,她也看見我,匆忙辨識出,邊向我走來邊說,好久不見你胖了好多。還笑著介紹身邊兩個穿著A名校衣服,學生打扮的孩子,分別是他就讀國中和國小的兒子和女兒,和他一起來送東部上台北來的親戚,我向他們笑一笑問聲你們好啊,兩兄妹同時噘起了嘴把眼神從我臉上移開,彷彿沒聽到我的問候。心裡有點驚訝受傷,Q倒沒說什麼,也是,孩子嘛,可能是怕生吧……

和 Q挑個可供兩人坐的位子,坐下來閒聊幾句近況,過往、現在、台北城裡的新鮮事,老人類的去向,不知不覺像回到往昔。

兩個孩子大概是耐不住性子吧,便跑到離我們兩人幾公尺遠的樓梯口,逕自笑鬧起來。

台北車站的月台動線有點複雜,你知道的,有往樓上車站出口的電扶梯,你可以從那裡到台北車站大廳;有往樓下捷運地下站的手扶梯,你可以在那邊乘坐捷運到台北的許多角落;還有一種讓從樓下捷運站上到二樓月台這裡的電扶梯,可以讓樓下坐捷運到這裡的人們,經過台鐵轉乘站,上到各個月台上來轉車,到台灣各個城市鄉鎮。

一個剛下火車的婦人,大抵 50來歲,穿一件褪色的麻花碎布洋裝,手拿著一個皺皺的硬塑膠袋,步履蹣跚的從我面前經過,細看著車站指標告示牌的眼神裡,充滿了疑惑和探問的表情,她挑了一個電扶梯要往下走,卻沒看見那個扶梯的方向是從樓下捲上來的,腳步一踏,重心不穩,狠狠的摔在電扶梯的入口處!我正站起來要過去探看,現場卻傳來好大一陣笑,只見Q的兩個孩子手撐著旁邊的牆,大聲的笑了起來,讀國小的女孩,用一手抱住肚子,用另一手指著摔倒的老阿媽,大聲大聲的哈哈大笑。

婦人困窘站起身來,滿臉泛紅,扯了塑膠袋一副狼狽就要往旁邊的手扶梯向樓下走,這時,只見Q的另一個孩子,把書包往後一甩,急衝到樓梯口,用雙手圈起了嘴,將誇張的笑聲往樓下的方向送,只聽見哈…哈….哈…. 哈 …哈的聲音,傳遍整個吵雜的月台。

哈……. 哈……. 哈…….. 哈…….. 哈………..

他們都看到了,但是,沒有人在乎,也沒有人有反應,整個吵雜的月台彷彿沒有人在意這件事情。這不甘他們的事。他們是如此的,他們要大步趕到自己的號碼邊,等火車,咬自己的三明治,和女友親熱,這個車站沒有人理會這件事,彷彿現在沒有人活著,一切一切在我心中凍成了冰點。

如果要我用村上龍小說中慣用的描寫方式來顯示我的憤怒,我會二話不說,和小說男主角一樣,毫不思索拿起鋁製的球棒,走到這兩個孩子的身邊,用力朝他們幼小柔軟的腦袋打去,一棒接著一棒,直到腦漿和血肉在車站的地板模糊成一大片,直到他們兩個人的表情,在所有人面前苦喊扭曲成一種贖罪般的姿態 ……

這些孩子的心裡長了蟲啊!

當然我沒有,當然,我只是揮揮手,叫一臉心不甘情不願的他們過來,用過度壓抑了憤怒而略顯顫抖的語氣對他們說:「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取笑一個跌倒的老媽媽呢?你們難道沒有跌倒的時候嗎?」我變得如此笨拙,幾乎失去語言的能力。

Q在旁邊搭腔,微笑著說,對啊對啊,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呢?不可以取笑別人喔!跟叔叔說你們以後不會了,你們想一想,向叔叔說的對啊,你們不太應該喏。

又向我說,沒關係啦,孩子嘛!就是愛玩,不用大驚小怪啦,他們平常都很乖的……

◎上了火車,我卻還無法忘懷此情此景,婦人困窘狼狽的表情,塑膠袋、陌生路人,尤其Q的男孩急著把書包一甩,衝到樓梯口,用盡力氣只為嘲笑一個因走錯電梯而跌倒的婦人,更讓我徹徹底底的心寒。

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忘掉那一幕,他們如此小,一個國一,一個小學四年級……哪裡來這種惡質的心地?他們就讀的那所A名校,不是以眾多達官貴人的子女就讀而成名的嗎?校風自由,而且還風行新式的教學方法,既強調「開放」又信仰「人本」?

像 Q臨走前對我說的:「我都用開放的教育方式在教育他們喔!而且我也很尊重他們的每一個想法,每一個情緒,每一個理念……你壓抑了,對他們的發展就不好了啊!沒有不是的小孩啊!他們剛剛的反應其實是很正常的,誰看到也都會這樣反應啊,只是我們被過度社會化了,從小被教說要有禮貌要同情別人,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如他們,至少他們很真實的面對自己啊……」

我真想給 Q 兩巴掌。

我的頭腦變得好混亂好混亂,這哪裡會是人本的概念呢?人本是更加自私,更加細心講究自己的私慾,然後用一大串複雜理念來合理化自己的溺愛,自己對孩子的放任與縱容,以及孩子的惡行。難道開放就是給予一切的自由,備受尊重卻得來不需付出任何代價,沒有指引,失去光,也不去說明善惡,更別說賞善罰惡了……我實在厭倦了這些如此後現代的辯證方式,根本污辱了真正經過反芻與歷練的思維,嘴裡只是流行的一堆廢物,遮掩人的心和眼,養出這樣的孩子。

真是可恥啊,這些蟲竟然是父母、學校、社會幫忙養的。

◎我把頭側靠在南下宜蘭的莒光號列車座椅上,頭還是暈眩疼痛著。

我是如此想念宜蘭五結的我班上的孩子們啊,他們也許爸媽並不有錢,各方面表現得不這麼精明,不這麼世故,他們也許沒那麼「幸運」,可以在金字塔頂端生活,沒有受過這種所謂的「開放教育」與「尊重」的理念,但他們的眼神裡卻時常流洩著讓你感動的光芒,心思笑容乾乾淨淨,平日的調皮也是讓人如此暗地喜歡…

如果有誰想反駁我喜歡我的孩子們是因為他們不會衝撞老師,容易控制,不會帶來麻煩,我必然要跟他拼命的,因為那人實在不懂,那是怎麼樣的一種人性的純真與溫暖,他們的心地並沒有腐爛的味道啊。

你是什麼樣子的父母師長?
又正在養成什麼樣子的下一代?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是轉寄信件~ 
看了心有戚戚焉
因為自己也常常用放大鏡看身邊的人
文中作者有一個兒子
我則有一個女兒
二個多月的女兒歡起來有時會觸動我的脾氣
我會忘記她不過是二個多月的小人兒
總是過了一段時間才仔細思想女兒是否因為不舒服或人事物改變引發哭鬧? 

我想 我該學習看女兒的"笑臉" 而不是"哭臉" ~

"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馬太福音7:3

 ------------------------------------------------------- 

◎別用放大鏡來看別人的缺點◎

當媽媽辛苦,尤其是單親媽媽,需要付出更多心血,也要承受更大壓力,才能把小孩撫養長大。


我,就是個單親媽媽,三年前,因先生有外遇,被我抓到,最後以離婚收場,如今,兒子已經七歲,也唸了國小一年級。平時我在美容院工作,每天從早忙到晚,累死
了,我實在沒時間去管小兒子的功課。還好,小兒子的級任老師會在家長聯絡簿上,寫些兒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老師有兩個橡皮圖章,一個是微笑的臉,用來表示孩
子在校表現良好,值得稱許,不過,如果孩子在校不遵守秩序,上課大聲講話,作業忘了寫,或和其他小朋友吵架,就會被老師蓋一個哭臉。


雖然我兒子長得很可愛也很頑皮,經常故意捉弄女同學,上課也不專心,寫字更潦草馬虎,所以,每次他拿聯絡簿給我看時,我就會和他算帳。「你看看,你又得這麼多
個哭臉,上課講話,排隊不守秩序,又是和女生吵架,鬥嘴,兒子啊!你乖一點好不好,不要跟你爸爸一樣,只會跟女生糾纏,可不可以?」


一天我從美容院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一進門,就看兒子一張紅撲撲的小臉,向我跑過來:「媽咪,妳回來啦!」當時,我好累,嘴巴仍然說著那冷冷的老話:「去把你
的聯絡簿拿來,讓我看看你又得幾個哭臉?」此時,小兒子抱著我的雙腿,撒嬌地說:「媽咪,今天我們一起數一數,這學期我總共得幾個微笑的臉好不好?」


小兒子一說完,立刻從書包裡拿出聯絡簿,數一數,這個星期到底有多少個微笑的臉?他甚至翻到上星期、上個月、十月、九月。小兒子低著頭,專心又高興地數著:三
十、三十一、四十五。聽著兒子興奮的聲音,我的眼眶竟泛出淚水!是的,兒子,你有好多好多微笑的臉,值得我和你高興地一起細數,我為什麼要一直反覆挑剔你那為
數不多的哭臉呢?


記得上星期,我騎車載著兒子到外頭買麵包,當時,天空下著毛毛雨,我叫兒子坐在機車後座,不要亂跑,我買完麵包馬上出來,當我付完錢,走出麵包店時,看見小兒
子懶洋洋地整個人趴在機車椅墊上,我一看,好生氣地大聲罵他:你趴著幹嘛!坐要有坐相!這時,小兒子挺身坐起,笑著對我說:「媽咪,你看我多聰明,我趴著,用
身體蓋妳的座位,就不會被雨淋到,妳坐上去,屁股就不會濕濕冷冷的了!」


兒子啊!我當時真的好感動!可是媽媽太忙,太累,媽媽心中的感動又忘記了,只記得去數你又得幾個哭臉,媽媽很壞對不對?當我含著淚,望著可愛的兒子時,他天真
興奮地抬起頭,告訴我:「媽咪!這學期我總共有八十二個微笑的臉!」那時,我緊緊摟抱住兒子,真心喜悅,滿足地對他說:「媽咪今天加你十八個微笑的臉,好不
好,讓你有一百個微笑的臉!」於是,我在兒子聯絡簿上,畫上十八個微笑的臉,並簽上我自己的名字。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歲前,環遊世界220  引用自此

在建築事務所工作的蔡世鏗,決定送自己一個30歲禮物,完成環遊世界的夢想,他用兩百二十天走遍二十二個國家,發現原來自己的潛力比想像還大。

四年前,即將邁入30歲的蔡世鏗突然向友人宣布,他打算送給自己一個30歲的大禮物,辭去在建築事務所的建築設計工作,環遊世界一圈!

當時,大家都為他這個決定羨慕得不得了,所有的人也紛紛表示環遊世界是他們的夢想,蔡世鏗說:「那就跟我一起去環遊世界啊。」結果當然是沒有人附和,夢想歸夢想,一般人還是在現實中妥協。

跨出第一步就對了

但是,蔡世鏗真的付諸行動了。他開始上網查詢關於環遊世界這個夢想的可行性,發現想要環遊世界一圈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從一年的環球機票、歐洲旅行火車聯票,到每天吃住大約2000元台幣的估算,用半年時間環遊世界的花費也不過是6070萬元,並非一般人想像中必須花費鉅款,他算了算工作近兩年的積蓄,決定開始朝夢想邁進。

當蔡世鏗向當時的老闆遞出辭呈時,他的老闆驚訝地說:「環遊世界?這應該是我去做的事吧!」蔡世鏗只能說:「不好意思,我先出發了。」

每個世代在面臨30大關時,幾乎都有30情結作祟,蔡世鏗覺得男人在這一方面又更嚴重,過了30之後,必須全心發展事業,包括成家立業,他想趁著30歲之前,單身、還沒有太大包袱的時候,去完成環遊世界的夢想,「當時我覺得,如果在環遊世界的路上真的出了什麼意外的話,對不起的只有父母而已。」

當然,他驚嚇過度的父母在聽說兒子打算環遊世界一圈時,不時加以柔性勸導,以為他會改變心意,沒想到心意已決的兒子真的辭去工作,從20021月開始,就專注於蒐集環遊世界的資料。

拜現代科技之賜,蔡世鏗透過網路事先購買機票、火車票,並著手辦理各種證件、國際提款卡等,甚至每天跑三千公尺鍛鍊自助旅行的體力,他在網路上盡可能蒐集旅行路線的各種資料。

就在準備的過程中,有一天他突然領悟如果再繼續磨蹭下去的話,他的夢想到底要拖到哪一天才能跨出第一步?雖然資料才蒐集不到十分之一,當年3月,蔡世鏗就毅然踏出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互助是最溫暖的溝通

這一出走就是整整七個月的時間,他從尼泊爾開始,走過埃及、希臘、歐洲與中東,最後從澳洲飛回台灣,走遍二十二個國家,漂遊兩百二十天,過著的竟然是比在台灣工作時還要規律的生活,6點半起床,開始揹起背包踏遍想去的城市,晚上回到青年旅館的大通舖和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背包客閒聊,彼此交換旅途資訊,在臨睡前寫下一天的所見所聞,然後沉沉睡去。

蔡世鏗發現,環遊世界對台灣青年而言,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對於西方青年卻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像他這樣的年齡才出來環遊世界,幾乎可以算是很晚了,其他人早在高中時代或是大學時期,就已經踏遍整個世界。

真正上路後,他才發現,原先的顧慮其實都不存在,像是英語不佳怎麼辦?蔡世鏗笑著說:「當你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時,自然而然就會主動說英語。」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溝通,其實不在語言,而是互助的誠意。從出發到尼泊爾的第一站開始,他就遇到來自不同國籍的陌生旅人,在這趟旅途中給予他有形無形的幫助,成為日後最溫暖的回味。

設限愈多,只會綁住腳步

從東到西,由北到南,每換一個陌生城市,他會打電話給家人報平安,「一方面也是考慮到如果我在國外失蹤,至少家人知道我最後的落腳處。」這是蔡世鏗很實際的考量。

他的腳步愈走愈輕鬆,旅途讓他領悟到一件事:「當你設限太多時,反而會綁住自己的腳步。」一開始,他會尋找小旅館訂下單人套房,因為他以為旅行一天後會希望面對自己就好,後來他開始愛上各地青年旅館,甚至愛上二、三十人的大房間,原來與各國人士交流是這麼有趣的事,就算是比手劃腳也樂在其中,而且青年旅館都會提供當地實際的旅遊資訊。

每走過一個城市他會吃一頓正式的餐點來犒賞自己,算是為自己補給到下一站的動力。漸漸地,蔡世鏗從剛踏上旅途時所懷抱的不安定感與恐懼,到一個月後逐漸感到自在,他開始敢在法國馬賽理髮店裡剪頭髮、在芝加哥欣賞職棒比賽、在土耳其享受油壓與按摩,跟大夥一塊飲酒作樂,甚至開始留戀在異鄉如此簡單的生活。

2002
1030日,旅途最後一站,蔡世鏗在澳洲雪梨的旅館輾轉難眠,想到從明天開始,就要回到台灣過著一般人所謂「正常的生活」,想到以後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有機會這麼自由自在地過生活,要不是旅費用罄,他真想繼續走下去。

發掘自己的潛力與極限

如今環球之旅已經過了三年,眼前的蔡世鏗穿著襯衫西裝褲,戴著一副金邊眼鏡,完全是一副職場工作者的打扮,看不出當年驚心動魄的經歷。但是32歲的蔡世鏗顯得心滿意足,他說在那趟旅途中,最大的收穫是發現了自己的潛力,在離開熟悉環境後,原來他可以用雙腳走破一雙鞋,可以忍受一個人自助旅行的孤獨感,可以用很破的英語交到很多異國朋友,可以適應各地的小吃而不會腸胃不適,可以在缺乏家人朋友的幫助下,完成很多生活瑣事,讓他了解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所以回國後,他決定和朋友合夥開建築事務所,給自己一個創業機會,「反正我都曾經給自己環遊世界的機會,為什麼不給自己一個創業的機會?」蔡世鏗輕鬆地說。他甚至將兩百二十天的環遊世界日記寫成電子報,每兩三天就貼在網路上,沒想到網友熱烈反應,讓他一寫寫三年,最後還出版成書。

這是蔡世鏗環遊世界的大夢,他已經實踐了。

(
本文摘自6月號30雜誌)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新加坡 為何有權、有廉、又有能?引用自此

作者:吳韻儀

它只有台北縣三分之一大小,但卻是全球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平均國民所得是台灣的1.75倍。當美、英、日、韓、台等各國政府正面臨領導危機,新加坡的執政黨不但執政長達四十七年,更以廉能著稱,得到人民一次又一次的信任。公務員可以驕傲地說,「在新加坡,我不用走歪路,也可以成功。」新加坡政府如何做到有權、有廉、又有能?帶領新加坡從篳路藍縷走向富足安定的大家長李光耀,在《天下雜誌》第三度的獨家專訪中,怎麼看新加坡與台灣的發展?

六月天,台灣的溫度與水氣同步升高,往南飛到四季如夏的新加坡,卻感受到意外的舒適。從樟宜機場出來,一路綠樹庇蔭,進入市區,鮮綠、艷粉、亮菊色的熱帶花木,繁茂又有秩序地錯落大樓間,就像走進一座富足優雅的避暑庭園。

現在是強調規模競爭的時代。但是每一次到新加坡都有個警醒:不要因為新加坡在地圖上只是個小紅點,而輕忽遺忘它。


從各個角度來看,新加坡都是值得用放大鏡來研究的標竿。


經濟成長超越中國與印度


新加坡貿工部公布,今年第一季新加坡的經濟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六%,不但超過預期,甚至超過近年急速發展的中國與印度。

五月初,新加坡剛完成大選,在朝的人民行動黨(PAP,People Action Party)再次獲勝,在八十四席國會贏得八十二席,漂亮延續政權,也顯示二○○四年才接任總理的第三代領導人李顯龍得到人民肯定、接班順利。


這在今天世界許多國家的民主領導備受挑戰、政黨屢因舞弊而更迭頻繁的情形下,更顯難得。新加坡的執政黨不但執政達四十七年,而且政府權力極大,從房屋、工業園區到金融投資,新加坡政府都是直接投資者、經營者,以國有民營的方式掌控很大部份的經濟資源,但是官員卻不貪腐,甚至以廉能著稱,得到人民一次又一次的信任。近午夜時分,一位新加坡資深的公務員仍然陪著訪客。許多新加坡人都忙,愈來愈忙,但是忙碌中仍保有一份安定。「在新加坡,我不用走歪路,也可以成功,」這位公務員一面開車,一面說出他心底的驕傲。他言談中流露出的信任、篤定、滿足,在這個時刻格外令人羨慕。


這也讓人不得不問出心底那個有點不甘願的問題:為什麼新加坡能?


建立治理文化才能富過三代


因為領導,因為李光耀。

最近新加坡出了個大新聞。資政李光耀在大選前上電視,面對二十出頭的新加坡年輕人,回答他們一個接一個直接、甚至有點無理的問題,挑戰政府、挑戰選舉方式。整整一個小時,李光耀令人意外的幾乎是不動氣、有時還爽朗地大笑,耐心解說每個問題。節目之後,批評年輕人的投書如雪片般飛到報社。


《海峽時報》上有一則來自三十五歲讀者的投書,寫著:雖然是在新加坡建國之後才出生,但是我真心誠意的感激李資政。沒有他,我的父母不會擁有房子,我無法有平等的教育機會,更不會得到今天我所喜愛的工作。我將不會是今天的我。


不論是從新加坡國內,還是從國際來看,李光耀都是亞洲罕見的世界級領導人。


從一九六五獨立建國,李光耀站在不過六九二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卻能有略有謀地與歐、美、亞強權周旋,將約台北縣三分之一大小的原物料港口島脫胎換骨,建設成為全球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跨國企業外派經理人最喜愛的城市之一。


李光耀在一九九從總理的位置上卸任,最近又將頭銜從「國務資政」(Senior Minister),改為「內閣資政」(Minister Mentor)。訪客談起新加坡的進步,李光耀只笑笑說,「要恭喜新的年輕團隊。」﹁但是,除了顧問諮詢,李光耀以他獨特的風格,一路建立的政府治理文化與制度,才是新加坡第二代、第三代領導團隊能順利領導的重要基礎。


務實至上選政黨不如選政績


就如李光耀理性、務實一樣,雖然新加坡有黨派、種族議題,經過幾十年,從政黨到選民都了解,確保新加坡的持續發展才是關鍵,選舉最重要的是看執政成績。

李光耀在大選後也發表演講,「贏得選舉的確重要,但大家更應在乎的是自己的生命、財產、子孫的教育,以及未來五到十年新加坡在全球的位置。」


這也是人民行動黨最具說服力的地方。《經濟學人》報導指出,人民行動黨雖然遭遇挑戰,但是它每一次選舉都讓選民看見它信守廉能政府的承諾,這才是它贏得選舉、連續執政近五十年的關鍵。


與其說新加坡人支持人民行動黨,不如說新加坡人選擇更能確保經濟成長的團隊。在人民行動黨的執政下,新加坡就業機會又創新高,政府也推出協助低收入工作者、職業婦女的新政策,解決新的社會問題。


新加坡九三%的人都住在自己擁有的房子裡,美麗的公園、綠地,便捷的交通、優良的學校,都為大眾共享。「我們比中國大陸更社會主義,」建築師劉太格笑著說。


「新加坡的選民是認真思考、看長線的,」新加坡政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許林珠指出,選民要確信候選人能夠公平、負責的行使執政權力,才會將選票托付給它。這對反對黨、執政黨,都是同樣的挑戰。


所以執政的人民行動黨非常重視引進新血,這也是遵循李光耀一向重視人才的觀念。用新血來保持政黨的創新、廉潔,在這一次與上一屆二○○一年的選舉中,人民行動黨的國會人選都有四分之一的新面孔加入。


穩定的發展才是最肥沃的夢田


站在穩定發展的土地上,新加坡在各方面都變得更美、更勇敢了。

傍晚時分,劉太格出門拜訪才得到國家獎的藝術家林子平,他的畫作將在新建的版畫美術館展出。「穩定的生活,讓我們開始有不同的追求,」劉太格說新加坡的藝術活動愈來愈活躍,未來「我們還要把新加坡建設為世界版畫之都。」


新加坡國家小,但從不小了志氣。經過五十年的發展,新加坡不僅國家跨入已開發國家之列,國際級的企圖心也開始落到人民的心中。


「新加坡會愈來愈令人興奮,」《聯合早報》總編輯林任君談起新加坡新建的藝術學校、體育學校、新的城市規劃、旅遊景點建設,即使已經過了午夜,眼睛又亮了,像是看見了美好新未來。


美好的期待,是領導人重要的創造。建立希望,是領導人重要的職責。


敢問台灣的領導人,台灣要如何也能?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來源:網路流傳 

美國史坦福大學醫學研究所Phillip Marter先生,半年前在網路討論群組發表了一篇文字,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共鳴,紛紛張貼轉載,歷久不衰,特別介紹給讀者。如果我們把全球人口壓縮成只有100人的部落,而且維持人類的各種比率,那麼我們會得到:

1.57個亞洲人、21個歐洲人、14個美洲人、8個非洲人
2.52個男人、48個女人
3.30個白種人、70個非白種人
4.30個基督徒、70個非基督徒
5.89個異性戀者、11個同性戀者
6.6個人將擁有全部財富的59%,而且這6個人全部來自美國
7.80個人的居家生活不甚理想
8.70個文盲
9.50個人營養不良
10.1個人即將死亡、1個人即將生產
11.1個人 (Yes, only ONE!) 擁有大專學歷
12.1個人擁有電腦

裘蒂‧筆記:
這些數字讓坐在電腦前的我感到知足

我‧57個亞洲人‧裡面的一個
我‧48個女人‧裡面的一個
我‧70個非白種人‧裡面的一個
我‧30個基督徒‧裡面的一個
我‧89個異性戀者‧裡面的一個
我‧94個平凡老百姓‧裡面的一個
我‧20個幸福居家生活‧裡面的一個
我‧30個認識字的‧裡面的一個
我‧50個營養過剩‧裡面的一個^^
我‧30個認識字的‧裡面的一個
我‧98個仍然活著的‧裡面的一個
我‧唯一‧擁有大專學歷
我‧唯一‧擁有電腦

當我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抱怨現在,
數字,簡單,糾正我的錯誤,
原來我是幸福的人‧‧‧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個非新聞科系的學生來應徵攝影記者。他完全沒有實務經驗,只是因為喜歡攝影。同時還有許多位應徵者,條件都非常好。我實在沒有用這位非本科系學生的理由。但他告訴我,他實在太喜愛攝影了,幾乎任何時間,相機都不離手,在拍照的時候他得到最大的快樂,希望我能給他試用的機會。我決定讓他一試。結果他幾乎成為我記憶中最好的攝影記者之一。

我見過一個財務金融系的高材生,她也擁有會計師執照,但是她從來都沒有從事財務會計工作,她進了媒體,做上市櫃公司的財務分析。後來與朋友一起創立了財務資料庫公司。她是我見過的最專業的財務分析人員,對上市櫃公司的財報瞭如指掌,任何一個小錯誤,她都能發現,而她的資料庫公司也廣被信賴,獲利極佳。

用專業的工作者,本科、本系、學有專精,這是一般的用人邏輯。但是興趣、熱忱、投入則是另一個關鍵。當一個人做他有興趣、有熱忱的事,他會全力投入,得到最好的結果。

我從事的媒體工作,就是一個最講究興趣與熱忱的工作。我告訴所有的新進者:這是一個有理想色彩的工作,如果你沒有想法、沒有改變社會的動機,千萬別進此行,因為複雜、危機、辛苦,而待遇不高。

年輕的小朋友常和我探討他們的迷惑,尤其當有幾個工作機會選擇時,在待遇、環境、工作內容之間,困惑不已。我的回答通常很簡單,傾聽自己的內心的呼喚,這應是最重要的思考因素,什麼是你的興趣?什麼是你內心最深的想望?什麼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事?那才是你最應該去做的事!不要在乎錢、在乎環境,不要在乎外在的牽絆!

但什麼才是真正的「內心的呼喚」?年輕的小朋友常會誤用。一個小朋友告訴我旅遊是他最喜歡的,為了旅遊,他不惜犧牲工作。我回答,有誰不喜歡旅遊?但如果旅遊是工作,你還喜歡嗎?想想看導遊,每天在旅遊,但你喜歡嗎?真正的喜歡,沒有條件,再苦也樂在其中。真正的喜歡,充滿熱忱,懷抱理想,有一個願望要完成,不只是表象的享樂。

現實是阻斷「內心的呼喚」的另一個殺手。許多人暫時放下「內心的呼喚」,因為現實不許可,真的嗎?大多數人並不是!許多人會說,當我賺夠了足夠的錢,當我有了成就,我再去追逐理想。因為現在所做的事是「事業」,一旦事業有成,我再去完成「志業」,許多中年人,許多占住重要職位的人,都這樣說、這樣做。問題是一旦你遷就現實,很可能就一輩子錯過了「內心的呼喚」!
天下沒有餓死人的。你所謂的現實,其實和年輕人把享樂誤當有興趣,其實沒兩樣;戀棧現在,其實只是要有更多錢,只是受到物慾的勾引,但物慾的滿足,能讓你真正快樂嗎?

傾聽內心的呼喚,追隨內心的呼喚,不論今年你幾歲,不論現在你有多少錢,忘記你現在的職位,別再等待!

【本文摘錄自《商業周刊》第960期2006/04/17】

心得分享

從上大學開始這個問題總不斷困擾著我,週遭年紀相仿的朋友也常常有類似的心聲,處在某個環境時卻又不斷渴望另一個時空,最令人羨慕的莫過於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又能在那領域發揮專長的人。 

熱忱、喜愛V.S現實、環境,身在其中的人往往思慮多無法繼續前進,因為害怕轉向反致失敗,害怕現有的平靜遭致破壞,害怕現有的變為零,只是現有的也許只有50或60,因為害怕卻喪失可能達至80、90的機會。 

的想法是利用二八理論裡面的二,渉略自己喜愛的事情,漸漸投入進去,當有一點小成果出現,這份成就感會支持自己繼續下去,當這個二漸具雛形或者產生的效益變為你成就的大部分時,不但沒有損害原有的50且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轉換的風險則降至最低,自己也能享受在熱愛的領域裡悠遊自在囉!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裘蒂實在著迷類似的名人傳記,
看完總有一股豪氣填滿心中,
好像自己也同嚐這種努力而後有所成果的滋味,
或者心底深處不停有聲音在吶喊吧?
在現實與夢之間,
應有一條路是適合自己走的。
我這樣暗暗想著…

******************************************
打進紐約上流社會的台灣女強人 → 沒有陳文敏,季辛吉不進飯店吃飯!

出身富裕之家,從小生活不虞匱乏的陳文敏,為何甘願在美國的大飯店中
從洗廁所的工作開始?

她又如何一步步爬上餐飲總部總監的位子、並以一名東方女性的身分打進
紐約上流社會?

十二年前,聞名南台灣的「帝國大飯店」董事長陳錦泉夫婦,關在自家的
豪宅裡發怒,因為自己的掌上明珠陳文敏負笈美國留學,取得紐約大學學
位之後,竟然應徵進入一家老美開的大飯店裡洗廁所,幾個月後,女兒還
高興地來信:「老爸,我已經成為『帶位小姐』了。」想著女兒在異鄉成
為比服務生還卑微的帶位小姐,陳錦泉就快抓狂了。那幾年,陳錦泉從來
不敢告訴親友自己有個在美國飯店「工作」的叛逆女兒,他認為那是一件
非常見不得人的事。

然而不到十年光景,陳文敏已打破競爭激烈的紐約五星級飯店業中多項紀
錄,成為最年輕的經理、最年輕的總監以及上流圈中聞名的「WM宴會公
司」老闆,尤以一位台灣來的女性,打入紐約上流社會,成為前美國國務
卿季辛吉、華爾街銀行總裁們以及巨星麥克.道格拉斯、茱蒂.福斯特等
名流的好友。現任「紐約國際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陳文敏,寫下一段傳
奇的紐約之路。

陳文敏生長在富裕之家,三十年前,經營建材有成的父親在高雄創辦了當
時南台灣第一大飯店「帝國大飯店」,轟動一時;當時的陳文敏上下學都
是司機專送,帶的便當是飯店廚師們準備的山珍海味,每次兩大盒便當一
打開來,同學們都紛紛圍著瞠目結舌。高中畢業後,陳文敏赴美國取得紐
約大學的飯店管理學位。畢業前夕,被分發到紐約排名前三大的五星級大
飯店「漢斯理皇宮」(Hemesley Palace) 實習,飯店派給她的工作是洗
廁所。或許表現得不錯,畢業後,陳文敏順利考進這家大飯店,成為五星
級大飯店的正式員工,不過,她的工作仍然是掃廁所。不久,餐廳部門的
一位白人帶位小姐請辭,飯店主管們便在眾多打掃工裡,挑選出她來遞補
缺額。這位東方女性,非常感謝這位比她多出三年工作資歷的「資深」前
輩,因此在交接過程中,謙卑請益。

漢斯理皇宮的客人都是紐約上流人士、歐洲以及中東的王公貴族。成為帶
位小姐的陳文敏,一下子見識到這些人,非常震撼,她說:「才二十出頭
的我,就像海綿一樣,開始大量學習紐約上流階層的談吐、知識及文化!」
這樣的工作,她覺得有趣極了,壓根兒不想回台灣。她被訓練為專業的帶
位小姐,知道如何用上流社會的方式稱呼部長、大使、王子、總裁等。然
而,美國五星級飯店的服務生並不晉用女性。在美國,進餐廳有一個竅門
:「如果服務生都是男性,就很貴!」所以,儘管成為帶位小姐,陳文敏
的升遷之路仍充滿障礙。

當了兩年帶位小姐後,竟破天荒直接成為領班,引起同事們不滿。被拔擢
成為領班,陳文敏說:「因為我願意工作比別人晚,常常有一些領班無法
等待晚走的客人時,儘管外頭已有朋友等著接我下班,我還是願意留下來
成為最晚走的工作人員。」而且這段期間,陳文敏特別受到中東王公貴族
的歡迎。有一位名叫薩烏的中東王子,甚至告訴她:「妳很適合經營飯店
,我出一筆錢,妳來我的國家經營飯店吧!」

休息時間,其他領班要她幫忙盤點葡萄酒,陳文敏也願意負擔額外的工作。
她說:「多做一點,反而學更多,因為其他領班還教我如何看酒單。」領
班必須帶三組服務生,每組三人,共九位。剛開始所有服務生都不願意跟
她,因為領班的表現影響到人給的小費,小費是他們的重要收入來源,大
家都認為陳文敏無法獲得客人的青睞。領班必須取得葡萄酒鑑定執照,陳
文敏此時雖已取得品酒執照,但卻因缺少服務生的歷練,有一次替客人開
酒時,當場把軟瓶塞開斷,引起飯店主管一陣緊張。為了雪恥,陳文敏自
告奮勇加班替吧台的酒保開酒瓶,連續開數個月直到非常熟練為止。後來
每回有服務生把軟瓶塞開斷了,反而變成陳文敏來解圍。

說也奇怪,東方女性的陳文敏,竟然頗受客人歡迎,沒多久她這組的收入
竟成為全餐廳最高。她分析:「因為凡事為客人著想,手腕要很靈活。」
有一次,巨星麥克.道格拉斯與他的導演行色匆匆地走進來,這兩位來頭
很大的客人卻沒有穿西裝也沒打領帶,按規定,漢斯理皇宮是拒絕這種客
人進入的,除非穿上飯店為客人準備的西裝,否則形同侮辱其他客人。陳
文敏判斷神色匆忙的麥克.道格拉斯此時必定不願穿上飯店的西裝,於是
靈機一動,拿著西裝上前披在麥克.道格拉斯的手上。麥克莞爾,相當配
合。接著陳敏刻意為他安排在隱密處,並沒有像一般飯店會把明星放在明
顯位置當作「招牌」。接著專業地問他:「請問有多少時間?」麥克答:
「四十分鐘。」陳文敏便迅速為他準備精緻的小餐點,還細心安排一位服
務生擋在前面,防止有人上前打擾,反應機靈贏得客戶死忠。最後,麥克
準備離開時,陳文敏調皮地問他:「有沒有人告訴你,說你長得很像麥克
.道格拉斯?」麥克聽了笑著說:「有時候會有人這樣說。」陳文敏接著
道:「不,你比他帥多了。」惹得麥克哈哈大笑,伸出手與她握手說:
「你是我在紐約見過最好的飯店人員。」然後留下五十美元鉅額小費。
美國五星級飯店,客人給的小費,五元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價碼。

有了這一次體貼又愉快的用餐經驗,從此麥克到紐約都上漢斯理用餐,並
且指定陳文敏為他服務。又有一次,沒有訂位的麥克帶著太太與朋友忽然
走進來,由於已有三組客人正在吧台等待,麥克這位巨星勢必要等上許久。
陳文敏又靈機一動故意嚷嚷:「麥克先生,您怎麼晚了二十分鐘才來!您
的訂位剛被取消,不過,我試著想辦法盡快幫您安排座位。」五分鐘後,
便幫麥克第一順位上桌,其他等候客人,就沒有抗議。麥克笑著告訴她:
「我看妳可以來好萊塢演戲了!」

又有一回,麥克在餐廳用餐,在另一桌的「第一波斯頓證券」(FirstBoston)
副總裁雷納一直偷看麥克,陳文敏發現了,趁著服務生上菜時,走上前問
他:「雷納先生,您的公子上回說想要麥克的簽名,對不對?」雷納會過
意高興地說:「對啊,對啊!」就這樣,從未提出要麥克為客人簽名的陳
文敏,為雷納做了這件令他永生難忘的事,並且顧全了他這種身分所不能
啟齒的心願。就在陳文敏的死忠客人越來越多時,有一天,她接到剛卸下
國務卿的季辛吉秘書南茜打電話來說季辛吉即將蒞臨飯店用餐。當時季辛
吉所到之處均引來大批媒體跟蹤,安全與隱密是最重要的事。陳文敏本能
地問:「有多少隨從?」安排這種政治人物的位置非常講究,陳文敏說:
「一定要安排在門口的對角斜線,讓他面向大門,背靠牆壁,左右與前面
三桌均安排安全人員。」同時,用餐的花費也設身處地著想。陳文敏說:
「企業人士比較有錢,餐點可以建議較高級的,但是卸任的政治人物,要
為他們設想花費。」於是陳文敏很細心、又很體面地讓季辛吉在這家大飯
店完成划算又有面子的宴會。最重要的是,要研究知名人物的用餐習性,
這就是五星級大飯店的「競爭力」。陳文敏設法打聽出猶太裔的季辛吉的
習性:「不喝酒,愛喝沛綠雅(Perrier)礦泉水,不吃有殼的海鮮,不吃
豬肉。」因為季辛吉愛喝沛綠雅,所以,後來紐約的上流社會都喝沛綠雅。
也因為陳文敏的用心,季辛吉後來每回一定要先確認陳文敏在,才願意進漢
斯理用餐。甚至整條華爾街的知名總裁與執行長,全都非常喜愛陳文敏,
包括美國運通的執行長羅賓森、中東銀行總經理雷夫、國際投資公司總裁
貝克,甚至各國駐紐約的大使們,也都成為她的好朋友。有的客人會寧願
花時間等候陳文敏來上班。

陳文敏回憶,有一次,一位女士單獨走進來,仔細一看竟然是巨星茱蒂.
福斯特。茱蒂很嚴肅,不愛講話,陳文敏一眼就判斷茱蒂是很有個性,不
喜歡被煩的人。接著,陳文敏俐落地把她引到角落,前面還有一棵植栽遮
住。茱蒂吃得很清淡,不喜歡油膩,另外也喜歡紐約歌劇。大概欣賞陳文
敏的善體人意,茱蒂.福斯特後來也常來,但總是一個人。陳文敏利用機
會讓她知道自己也很喜歡歌劇,所以茱蒂有時會邀請陳文敏一齊坐下來聊
一聊,詢問紐約的歌劇近況。因為表現優異,有工作狂的陳文敏在當了一
年半的領班後,二十八歲便成為餐廳部門的經理,創下紀錄。

三十四歲,又進一步升為餐飲總部的總監,掌理六個餐廳,也刷新紀錄,
她這位東方女性的成就,在當時紐約變成大事,她也因此成為《紐約客》
雜誌以及《紐約》雜誌的新聞人物。陳文敏也認定:「人生的造化,與自
我的努力有絕對關係!」她成為經理時,接到一通電話,是多年前那位請
辭的白人帶位小姐打來的,她以請求的口吻說:「有缺人嗎?」陳文敏回
答:「據我所知,現在好像沒有經理的缺。」她聽了連忙說:「啊,我不
是要應徵經理,我還是應徵帶位小姐。」當陳文敏距離總經理職務只剩一
步之差時,她做了一個決定:「我要自己出來創業。」於是一年後,她跳
出來開設「WM宴會公司」,專門幫上流社會辦理宴會與活動。由於她掌
握上流社會的名單,上流圈子都願意讓她接案子,所以營業額驚人,一開
始就創下一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千一百萬元)的年營業額,獲利率在四
成以上。紐約上流人物非常重視隱私,陳文敏獲得他們的信任,所以不斷
增加客源,她說:「為他們辦宴會,還要簽下秘密協定,信守不得攝影、
不得錄音、不得將宴會所見所聞洩漏給第三者,否則會吃上官司。」憑著
一己之力,陳文敏在紐約不僅成為一家公司的老闆,且擁有三棟公寓、名
車及司機、傭人。

一九九五年、應年邁的母親之命,三十八歲的陳文敏決定結束紐約的事業,
變賣紐約的資產回台灣,當飛機飛離甘迺迪機場時,她喃喃自語:「當我
再回紐約時,我將只變成一位遊客,因為紐約的商場競爭太激烈了,我知
道這麼一走,就無法競爭了。」美式風格注入營建業新生命陳文敏回台創
立「紐約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引進紐約上流社會新的休閒觀念,也成為
這兩年「豪宅」案中有關頂級休閒俱樂部設施的主導人。才短短五年,她
已接辦包括青山鎮、天籟、海神及寶成建設總部等的俱樂部施工、管理與
服務等二十多個案子。預估今年營業額為新台幣五千多萬元。陳文敏以美
式風格,游走在傳統產業的大老闆中,頗引人矚目。

寶成建設董事長林常榮說:「我認為陳文敏為非常傳統又逐漸走下坡的台
灣營建業注入了新生命。」陳文敏說:「在我的眼裡,台灣像是一個十八
歲的男孩,卻擁有四十歲的財富,所以像是暴發戶。我有一個想法,想讓
台灣變成一個四十歲,成熟又有文化的男人。」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轉載自【2006-03-03 遠見雜誌 第237期】


德國留學生柯大山(左圖),對於台灣學生求學的消極表現感到詫異,不若交大三位烏克蘭留生(右圖),追求知識的態度積極。

《經濟學人》指出,國際化已是全球大學發展趨勢,任何國家如果還想用政策來限制大學人才流動,不但會失去吸引外國優秀人才的機會,同時會造成國內優秀人才外流。
台灣不承認中國大學學歷,對外籍學生的簽證及工作又多所刁難,這樣的「鎖國政策」能撐多久呢?

建立世界一流大學整天掛在台灣人的嘴上,但是三位烏克蘭留學生,最近卻給新竹交通大學帶來一場「烏克蘭式震撼」。
打開上學期的威績單:包偉力─電物系lA班,總成績是全班第四名、微積分100分、物理98分;安昊宇─電信系1B班,總成績全班第十名、微積分85分、物理99分。
和他們一同上課、交大光電工程系一年級學生陳冠榮,在一篇發表於報紙的投書中提到:這三位烏克蘭學生不僅程度遠遠超過大多數台灣學生,大一時就能用大二、大三才會教到的觀念及原理,回答老師的提問:而且永遠保持進取樂觀的求學態度,不像台灣學生上課幾乎不發問,他們總是圍繞在老師身旁 「瘋狂地提問,討論心得。」

"台灣教學文化─學生噤口不問、老師學官兩棲"
政大新聞系畢業的德國留學生柯大山也覺得,台灣學生普遍缺乏主動求知意願。當年,他曾在班上做過 「民意調查」,結果發現大約97%的同學選擇政大新聞系,是因為父母的壓力或是按照以往的學測成績排名。

柯大山也很驚訝,台灣學生上課時幾乎不提問,下課後,也從來不去敲教授的門,所以教授上課根本沒有來自學生的壓力。有一回,他上哲學概論,為了一個問題跟老師辯論,最後老師乾脆把粉筆交給他,讓他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多小時,最後,老師承認他自己的理論錯了。

但是台灣學生當中,有幾個能主動求知的「柯大山」?
台灣老師的敬業態度,也同樣讓外籍生感到錯諤。曾在政大、台大就讀的日本留學生水吉美幸,對於台灣老師有這樣的評價:英文程度好;上課沒有完整的教材,指定一、兩本教科書;上課拿著英文書,就開始解釋一些專有名詞,好像是在教英文課。還有很多已經在政府工作的老師,仍然在學較兼課,永吉美幸對此大表不解。日本國立大學教授是國家公務員,因此有時候會被派到政府機構工作,但都是先停止教職;相形之下,她覺得,台灣教授對學術的態度,沒有日本教授來得嚴謹。在這些外籍學生的眼中,台灣的大學水準,實在不夠世界水準。

"國際學術交流─台灣學子不負岌、外籍生不來"
從國際化,特別是吸收國際人才的角度衡量,台灣也比大陸落後一大截。2002年,有1萬6998名外籍生到中國大陸修學士以上的學位,占大陸大學以上學生總數的0.24%。相形之下,來台的外籍學生只有1283人,比重約為0.14%。
在兩岸的全球化競爭中,台 灣不但在金融、物流、資訊流等競爭中,敗下陣來。現在連最關鍵的人流競爭,台灣也落後大陸愈來愈遠。
美國教育基金會台灣辦公室最新統計顯示,2004到2005年的台灣留美學生總數2萬5914人,比前一年減少1.3%;同樣是亞洲國家的印度、中國、南韓、日本,留美學生人數,則居前四名。

政大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IMBA) 執行長陳春龍,就親眼見識到台灣學術實力在美國的消長。陳春龍1988年到密西西比州州立大學任教時,全校台灣學生有兩百多人,中國學生不到十人;2004年時,台灣學生不到十人,中國學生則超過三百人。而且,過去五年,到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超過30萬人,是台灣的五倍以上。兩岸教授在美國大學任教的人數也逆轉。1988年時,在密西西比州州立大學任教的台灣教師有十人,中國教師一個也沒有;但是2004年時,台灣教師只剩下5人,中國教師則多達40人。

「美國的學術界已經被中國壟斷 ,台灣已經沒有機會了,」陳春龍無奈地表示。
眼見台灣留學人數逐年下滑,政府採取 「請進來」的方法。前年,時任行政院長的游錫塑,親自召集教育、外交、經濟相關部會,研擬 「提升大學國際競爭力,擴大招收外籍學生」的方案,透過獎學金、補助學校的方式,希望在台灣修學士以上學位的外籍生人數,由2002年的1283人,十年內增加十倍。但截至2005年,在台灣全職修大學學位的外籍生也不過2853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長陳德華承認,與原訂目標有段距離,還有待努力。

"台灣就業環境──限制多,外籍生寸步難行"
徐先生,2000年從政大社會系畢業的馬來西亞華僑,目前在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他表示,因為台灣政府對外籍生的就業,多所刁難,現在他的朋友大都打算跳槽到新加坡公司,或是大陸公司。
1995年決定到台灣念大學的徐先生,因為聽聞舅舅在文革遭到迫害的慘況,加上直到1995年,家裡都還要寄錢接濟留在大陸的舅舅,感覺上,大陸是一個政治不自由,經濟又落後的地方。
這樣的經驗,造就1990年代,馬來西亞僑生捨中國、到台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潮。當時在台灣的大馬僑生曾經多達三千多人。
「現在,大家到華人地區留學的第一選擇,不外乎新加坡、中國大陸,」去年10月在台灣結婚的徐先生,和同是大馬僑生的徐大大都遺憾,當年沒有選擇到大陸留學。
就在徐先生抵達台灣的第二年,新加坡首次承認大馬華人學生的學歷。
除了新加坡 ,澳洲、紐西蘭、英國、美國也都已經在馬來西亞設立分校,或是部分承認馬國的大學學歷。

台灣高科技人力不足,原本可以就近招募外籍學生,但是對於外籍人士工作簽證的審核,卻比新加坡還嚴格。
外籍學生在新加坡的大學畢業,只要在高科技公司工作三個月,就可以拿到永久居留證,除了不能投票外,所享的權利與新加坡人相同。
徐先生的堂兄,1989年從台大電機系畢業,卻因為工作證一直申請不下來,最後乾脆到中華映管的馬來廠工作,隨後又轉往新加坡聯電工作。
徐先生還有一位朋友,去年6月從台大機械所碩士班畢業,也找到一家高科技公司,但因申請工作證要十天的時間,結果這位友人只得先出境,到香港同學家住十天,再入境台灣。徐先生很多朋友,現在即使在台灣公司工作,也是一天到晚上網,看看有沒有新加坡公司的徵人啟事。

"台灣教育吸引力─中文教育無法吸引老外"
看到全球有三千萬人學中文的熱潮,很多大學就想以 「學中文」來吸引外籍學生。
但是淡大國際交流處長陳惠美坦率指出,想以學中文來吸引外籍生,台灣拚不過大陸。
根據她多年到美國參加全球最大教育展NAFSA (美國國際教育協會) 的經驗,中國展廳一年比一年還大,參觀人潮爆滿,受關注程度遠遠超過了台灣。
陳惠美分析,台灣無法以華文教育來搶外籍學生,因為八成想學中文的外籍生,都會選擇到中國去。台灣努力的方向只能擺在:提供外籍生全英語教學,和至少是亞洲平均水準以上的教學品質。
其實,教育部擴大招收外籍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台灣學生英文能力」,而不是 「提升外籍學生的中文能力」。
如果只靠政府的獎學金及補助,但是各大學院校卻無法開出國際級的英文教育課程,不但無法吸引頂尖的外籍學生,也無助於提升台灣學生的國際化能力。

"全球搶學生風潮──名校積極招手、設立分支"
大學本來就沒有圍牆,現在更是不能有國界,即使連國際大學生們的朝聖地 美國也不能。外籍學生每年在美國繳超過130億美元的學費 (全球留學生的總學費約300億美元),更是美國高等人才的儲備庫,但911之後,美國緊縮留美簽證。結果2004到2005年期間,來自中國的研究生立即減少45%,印度研究生減少30%。
相形之下,對亞洲學生大開方便之門的澳洲,2003年中國留學生增加了47%,印度留學生增加了52%。
美國最後被迫放鬆留學簽證,原因就是來自各國的競爭。
法國、荷蘭已經推出全英文教學的商學院。甚至連英國最古老的牛津大學,也開始積極向海外招生,「過去牛津是等著學生進來,」牛津副校長胡德 ( John Hood ) 說。
英國、澳洲許多大學已經在中國、馬來西亞、杜拜設立分校 。美國最好的西北大學Kellogg商學院,早就有一半的學生,是由設在以色列、香港等地的授權學校負責培訓;最近還將在倫敦設分校,這也是美國第一所設立海外分校的知名商學院。
反觀,台灣的大學國際化,近的中國,不能去招生;遠的先進國家,又招不到學生。在「走不出去,請不進來」的情況下,台灣的「世界一流大學」要如何產生?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寄: 一個愛情的兩個空間

最近一直在與男友談分手的問題,
他提出來過,我也提出來過,可始終分不開。
我總是認為戀愛中的男女如果分手,一定是彼此不再相愛,
或者其中一人變了心。
可我仍愛著他,他也從未否認過不愛我了,
於是,我流著淚問:「為什麼呢?」
他抱頭痛苦:「不知道。」

到底是什麼阻擋了我們的愛情,
非要兩個相愛的人變成陌生的路,我檢討自己:
是不是我的脾氣不夠好,是不是我的職位太高呢?
是不是我的收入比他豐厚,是不是我不夠溫柔呢?

他說你已經夠好了,獨立、細心、能幹、有個性,
可是我突然覺得太累了,我沒有了自己的空間。
我們從相愛開始,幾乎形影不離,
甜蜜的如膠似漆漸漸變成了我們生活的全部,
工作以外的時間我們成了彼此的影子。

對於女人來說,這樣的生活時間越長,就越有安全感,
但對於男人,長久的“相依為命”就成了束縛或者包袱。
他從不輕易對我說:『NO』 每天的晚飯在哪裡喫,
喫完飯是看電影還是打保齡,總是我來安排,
每週末的節目也都是我的打算,
就連去看望他的父母時買什麼樣的禮物,向來是我一手包辦的。
如果他有反對意見,我就會因為計劃被打亂而皺眉頭、賭氣,
免不了也有臉紅脖子粗的時候。
我曾一度洋洋得意自己策劃生活的能力,
也習慣為我們的愛情安排每一個步驟:
該慶祝周年紀年時,儘管有一場他特別想看的足球賽即將轉播,
他也會衣衫整齊地陪我坐在燭光晚餐前,
我需要他陪我去Shopping,他就必須和聊得正熱火的網友說:886。
後來,他變得沉默寡言,變得心不在焉、變得懶散和消極。
於是,我們必須分開了。

分開後,我們彼此的空間又獨立起來,他又開始彈吉他,
開始聽他喜歡的“BEATLS”。
我從他復甦的笑容中看到了自己的過失,
我曾以為不分彼此的朝夕相處,就能相濡以沫,
我占據了他所有的空間,把愛情的“幌子”高高舉在我們的頭頂,
直到那面旗幟千瘡百孔,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

上個週末,他打電話邀請我參加一個Party,做他的Partner。
他的聲音還是那麼溫柔 ,我哭了,問他為什麼還會選我呢?
他回答:「因為我依然愛你。」
我問:「還是原來的那個愛情嗎?」
他說:「如果你一直都是你,我也一直都是我自己,
那麼愛情也永遠是同一個愛情。」
彼此相愛的人,請不要為愛情丟了自己的空間去占據別人的空間,
愛情是有生命的,它需要呼吸,如果是兩個空間為它提供氧氣,
它會生長得更美麗,那種美麗是永恆的。

****************************************************
看完短文有些心驚,
腦中不停飛轉,
裘蒂不禁擔心是否也不小心犯上這種錯誤。

其實進入婚姻生活中,
裘蒂才發現有許多需要溝通、協調的功課,
即便婚前兩人多麼恩愛、甜蜜,
婚後仍像嬰兒一樣得從學爬開始、才慢慢學走路,
尤其在生活的現實中,
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在生活中的變化,
兩個人分享一個共同的小空間,
有限的時間調配該順從那一方。
點點滴滴並非婚前假日情侶生活可以想像的呢!

慶幸的是裘蒂與Demu兄都能適時地表達個人需要,
很快就能發現問題癥結點,
然後找出我們都能接受的方式。

裘蒂想這磨合的過程就是夫妻漸有默契的原因吧!

不過,裘蒂還是有一個小毛病要慢慢改囉!
就不在這裡公佈啦~哈哈~

P.S.文章是朋友Email轉寄的~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