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有個風潮就是麵包機賣到缺貨,很多格友不吝嗇的貢獻做麵包的配方,想像麵包發酵烘培的香氣,真教人垂延三尺。特別的是,食譜裡面一定有酵母(否則無法發酵),光是酵母種類就很繁多,有最常聽見的啤酒酵母,還有一些酵母達人,自己培養檸檬酵種、伯爵茶酵種、蘋果酵種、葡萄酵種等等,透過不同風味的酵種引出麵包不同的香氣。
可是大家知道嗎?酵除了應用在麵包烘培,優酪乳,饅頭製作等食品類,在聖經裡代表的意義可不是很好。
酵因著只要一點點就會讓整團發起的特色,在聖經裡常被比喻為罪,參考經節如下:
一點麵酵能使全團都發起來。【加拉太書五9】
你們這自誇是不好的。豈不知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嗎?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林前五6-7】
因為酵只要一點點就改變外形(就像罪在內心改變人罪慢慢擴大),在教會辦聖餐禮的時候,我們都是吃無酵餅(純粹麵粉揉水烘烤)及沒有發酵的葡萄汁(新鮮葡萄擠汁),當時主耶穌曾教導門徒應當防備的酵。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門徒彼此議論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帶餅吧。【馬太福音十六6-7】
我對你們說: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這話不是指著餅說的,你們怎麼不明白呢﹖門徒這才曉得他說的不是叫他們防備餅的酵,乃是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馬太福音十六11-12】
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馬可福音八15】
從上述幾節我們可以知道,該防備的酵有三種,1法利賽人的酵2撒都該人的酵3希律的酵。
1法利賽人的酵
參考:350期聖靈月刊-聖經裡的法利賽人
http://www.joy.org.tw/holyspirit.asp?num=3066
「法利賽」(Pharisaios)的字根意思與「分隔」或「分開」有關。法利賽人的原意,是願意按照律法生活而分別為聖的敬虔者。
他們生活簡樸;與人相處時熱情、和諧;特別尊敬長老。雖然只有六千多人,但大部分來自民間的中下階層及技工階層,因而受到當時猶太群眾的尊重,他們中間也有許多著名的文士。他們注重祈禱、什一奉獻、潔淨禮儀、守安息日和各種節期,是猶太社會中重要的安定力量。但是在聖經裡,他們常被耶穌責備是假冒為善,為什麼呢?
(1) 注重外表的現象而忽略了內在的精義。
(2) 無法長久遵守律法,產生假裝與偽善,只求在人前誇口。
(3) 加添各種規定和人的遺傳,讓標準提高難以遵行,就更顯示出自己的高尚可敬。
(4) 曲解律法的真意,避重就輕地解釋律法。
善的美名是人心所羨慕的,當我們努力做成教會的工,怒力與神親近,努力做美的事,自己也當謹慎是否有法利賽人的酵?內心是否驕傲?暗暗行天父看為美的事,父要明明報答你。
2撒都該人的酵
「撒都該人」這個名字源於希伯來語tsedduqim,意思是跟隨大祭司撒都該(Zadok)教導的人。撒都該是在所羅門聖殿膏立所羅門王的大祭師。
撒都該人(Sadducees)由祭司、貴族和富商組成,他們屈從於羅馬人的統治,重視政治上的利益,先後與希臘羅馬官員合作,希望獲得高官厚爵。他們認為聖殿的敬拜是律法的中心,拒絕接受口傳律法
因為撒都該人說,沒有復活,也沒有天使和鬼魂。【徒廿三8】
這群上層階級的人擔任祭司,卻不相信有復活,也不相信有靈界的事。但他們卻熱衷與高官打交道,重視社交生活,將聚會視為一種社團活動,一種研究聖經學問的場地。(撒都該人僅相信摩西五經)
基本信仰觀念一旦喪失,在教會裡面汲汲營營爭取地位,亦或是當做交朋友的場所,不見敬拜神的虔誠,不見道理的累積,不見關懷同靈的團契,那麼教會僅僅淪落為屬世的社團。
這是我們當防備的酵。
3希律的酵
因為希律知道約翰是義人,是聖人,所以敬畏他,保護他,聽他講論,就多照著行(有古卷:游移不定),並且樂意聽他。【馬可福音六20】
希律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把約翰拿住,鎖在監裡。因為約翰曾對他說:你娶這婦人是不合理的。希律就想要殺他,只是怕百姓,因為他們以約翰為先知。【馬太福音十四3-5】
希律看見耶穌,就很歡喜;因為聽見過他的事,久已想要見他,並且指望看他行一件神蹟。於是問他許多的話;耶穌卻一言不答。祭司長和文士都站著,極力的告他。希律和他的兵丁就藐視耶穌,戲弄他,給他穿上華麗衣服,把他送回彼拉多那裡去。【路加福音廿三8-11】
希律是一個王,擁有國家最高的權力,馬可福音第六章雖有記載他敬畏施洗約翰,看似個好王,最後卻因為希律想娶他兄弟的老婆,被施洗約翰勸阻而產生殺機。而路加福音廿三中記載希律想看耶穌行個神蹟,卻是抱持看好戲的心態,一開始的歡喜卻演變為對耶穌的戲笑。
人心中淺藏著王,以自我為最高中心,當信仰教導與個人想法衝突時,我們是順服呢?或是只聽自己的聲音呢?這是希律的酵….
那天聽到這篇道理,心裡面震盪不已,教訓著實刻在腦海中,法利賽人的酵是防備內心沾染假冒為善,撒都該人的酵是防備敬拜神的地方變為社交場地,希律的酵是謹慎內心做大做王,將這三種酵當作常常檢視自己的指標,真實的面對自己。
以上整理約三頁的word,感謝神,對自己很有造就(在教會帶小孩好久沒辦法專心聆聽道理了),也希望將這扎心的教訓分享給來逛哈菲家的友人,以後有機會做麵包時,可以好好講一講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