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17 Mon 2017 22:00
【投稿】玩手作紀錄1--歡喜為主而作
- Apr 17 Mon 2017 10:22
一生的追求?
- Apr 10 Mon 2017 22:00
【見證分享】我們都是祢手的工作(上)(下)~撰文/多倫多教會林慧瑛
我們都是祢手的工作(上) ◎撰文/多倫多教會林慧瑛 ◎期數:461期 ◎2016.02號
耶和華啊,現在祢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祢是窯匠;我們都是祢手的工作(賽六四8)。
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寫書出書,就像我從未想過會幫《聖靈》月刊寫文章或是移民加拿大一樣。只是慈愛的天父──這位最富創意的窯匠,總照自己的旨意與時間表,雕琢我們成為祂所愛又可用的器皿,因為我們都是祂手中的工作。
1997年,我到新莊教會慕道受洗後不久,某日我的好友葉執事娘突然跟我說:「慧瑛,妳的文筆很好,妳要開始寫文章給《聖靈》月刊,為神投入文字聖工。還有妳的個性很急,千萬不要投稿後,一看沒刊出,就不寫了,一定要有耐性慢慢等哦!」
當時聽後,只覺莫名其妙,即隨口回應說:「我從未寫過文章,為何妳會說我的文筆很好?還有我的文筆一點也不好耶!」那次對談後,往後的日子,久久一次葉執事娘就會對我「舊調重彈」,但我依然覺得莫名其妙,根本不當一回事。
時間飛逝而過,信主五年後,主耶穌帶領我們與舍弟兩家於2001年10月一起移民加拿大。2005年暑假,我因健康問題,決定回台灣動手術。記得回到台灣時,因想聽聽台北醫生的建議,即決定下機後先在台北住三天,而非直奔高雄老家。
當晚,老毛病偏頭痛再度發作,又痛又吐的我,只能躺在床上任憑頭痛折磨,哪裡也去不了,當然也就無法享受葉執事娘邀請的飯局。萬萬沒想到,當葉執事賢伉儷與家人餐敘後到旅館探望我時,葉執事娘一開口跟我說的話,竟然還是「舊事重提」!
記得那時她跟我說:「慧瑛,妳現在要開刀了,心裡一定很害怕,我建議妳開始幫《聖靈》月刊寫文章,然後求神賜福妳開刀順利,就當作是跟主耶穌『條件交換』好了。雖然我很不喜歡跟妳這樣講,但時間一晃九年過去了,對於我的提議,妳都沒在聽,我也只好這樣跟妳講了。」
當時的我已被頭痛折磨到毫無力氣回應什麼話,頭痛欲裂中,想到自己既怕開刀又怕痛,還真需要神的保守看顧,就告訴自己還是乖乖接受這個建議好了。更何況一想到多年好友許久未見,一見面竟不是寒暄問候,而是「重提舊議」,就覺得很奇怪。後來我更想到以執事娘屬靈的個性,根本不可能提出「跟神條件交換」這種建議,可見這是神的「另類最後通牒」,便不敢漠視不理。
後來,考慮到在家鄉開刀才方便家人就近照顧,即決定於高雄開刀。感謝主!開刀過程平安順利,為了報答主恩,隨即於出院後寫下舍弟移民多倫多找工作的蒙恩經歷(詳見2005.12月號339期「移民多倫多找工作蒙恩記」)。
此文寄給《聖靈》月刊後,一想到主恩如此浩大,只寫一篇見證作「條件交換」,實在說不過去,就又著手寫了一篇移民前先生與我先去加拿大探路時,在搭機回台中,飛機因發生事故險象環生而蒙主拯救的見證(詳見2006.8月號347期「機上驚魂蒙恩記」)。
後來回到多倫多,每逢想到神如此愛我,兩篇見證的「條件交換」還是太少了,就又寫了一篇傅來康弟兄於多倫多信主及找工作的見證(詳見2006.11月號350期「主愛來尋我」)。
本以為寫了三篇見證給《聖靈》月刊,如此「跟神條件交換」應該可以了,但不知為何,心裡總掛著此事。最後,只好告訴自己,不然打電話給總編輯,詢問她是否願意讓我「寫專欄」好了。
雖然是我自己想到「寫專欄」這個回報主恩的方法,但我心裡卻打著如意算盤。如我這般中年信主的人,既非傳道長執的後代,也沒有任何寫專欄的經驗,總編輯不認識我,根本不知道我的信仰如何,肯定不敢讓我寫;我只要打過電話詢問,對神就有交代了,總編輯不敢讓我寫不是我的責任,這樣神也不能責怪我,從此「跟神條件交換」一事就可畫下句點,再也不用良心不安了。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總編輯竟在電話那頭豪爽地說:「好呀!」清楚記得當時我一聽到總編輯的首肯之聲,有點措手不及,只得趕緊推託說:「可是我從沒寫過專欄,文筆又不好,妳肯定願意讓我寫嗎?我看還是不要好了。」萬萬沒想到總編輯竟又回我說:「妳的文筆不會不好啊!妳寫妳弟弟在多倫多找工作的見證寫得很好,我們編輯群都深受感動呢!……還有文筆好不好不是重點,重點是有一顆願意為神做工的心……。」
對話至此,我再也講不下去了,明白神的心意已定,只有「順服」一途,也就開始了我為《聖靈》月刊「寫專欄」的日子。
好不容易捱過2007-2008兩年「寫專欄」的日子,心想這次神應該沒話講,不會再要求我繼續寫作了。哪知三年後,也就是2011年10月,加拿大聯絡處於多倫多教會舉辦成人神學訓練班,林永基長老來講課時,看見我的第一句話竟是:「妳還有寫文章嗎?」
當時我趕快回答林長老:「沒有耶!」而後寒暄一下,拜託林長老回台後,幫我問候一下總編輯淑華與文編文怡,並代我謝謝她們當年給我的協助後就快快「閃人」,以免又被勉勵要繼續寫作。
只是沒想到不久後文怡回我的email裡,竟提到林長老除了轉達我的問候,還說我又要幫《聖靈》月刊寫文章了。咦!怎麼會這樣?實在很奇怪?我沒說又要寫文章呀!因此,對於文怡所回的email並沒放在心上。
我往哪裡去躲避祢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祢的面?我若升到天上,祢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榻,祢也在那裡(詩一三九7-8)。
全知全能的神必是知道此招對我沒效,早就安排另一插曲來帶領我持續走向文字事奉之路,讓我無法逃避祂的靈、躲避祂的面!
那次的神學訓練班,紐約皇后教會來了幾位同靈。其中邱麗玉姊妹上台見證他們夫妻從中國到紐約後,美國因發生911恐怖攻擊,雙子星大樓被摧毀,許多粉塵飄散於空氣中,他們夫妻二人可能吸入過多粉塵,先後得腦瘤,最後都蒙主醫治並認真追求信仰的過程。因為見證十分感人,大家都深受感動,我就主動詢問邱姊妹,是否願意讓我把見證寫出來刊登於《聖靈》月刊?(此見證名為「主恩浩蕩」,後來登於2012.1月號412期)
雖然當時邱姊妹開心地答應在她回紐約後,一定儘早將見證的草稿寄給我,但我心裡卻想著她回紐約後,光是寫草稿就不知要花多少時間,加上忙於工作,草稿會儘早寄給我才怪!
哪想到神學訓練班一結束,邱姊妹回紐約的隔天,我就收到她寄來的見證了。她在email中提到,因為主恩浩蕩,害怕自己會忘記,在陪伴先生腦瘤開刀的過程中,即一一寫下神的帶領與恩典,因此回紐約後才能立刻把草稿寄給我。
接到她的草稿後,除了內心大為感動,更是責備自己怎麼可以把一個那麼願意感念神恩、為神見證的姊妹,想成是會拖拖拉拉才交給我草稿的人呢!
神就這樣藉著她大大地激勵我,將我的羞愧化為一股力量,從此,自動自發地把多倫多教會同靈的見證一篇篇地寫給《聖靈》月刊。後來,甚至也嘗試寫寫讀經心得、聽道筆記或行道體悟等。這就是從2012年開始到現在,一直有多倫多教會同靈的見證刊登於《聖靈》月刊的由來。
本以為神帶領我從事文字聖工,大概就是這樣了。沒想到2014年初,神又給了我全新的方向與挑戰!
某天,就在我看完某雜誌專訪一位企業家的文章,而此企業家於文中提到人一過50歲,就要開始去追尋年輕時沒完成的夢想,比如寫一本書、環遊世界、學一種樂器、學一項外語……等,竟在我心裡興起了想要「寫一本書」的想法。
其實我完全沒有寫書的夢想,奇妙的是,自從看完這篇文章後,「寫一本書」這件事,就像有人用鎚子將此想法釘在我的腦海一樣,再也揮之不去。這股感動,就跟神以前藉著葉執事娘把「移民」的想法釘在我的腦海,後來真的帶領我們兩家人移民的做法如出一轍!而後,我就開始想著要寫移民故事來傳給後代。再幾天後,我又進一步想著,好不容易寫成的書,若只傳於後代不是太可惜了嗎?不如把它拿回台灣出版,或許還能跟更多人分享。
尚未落實這個「寫一本書」的想法,不過是想著想著,3月的某天晨禱後,聖靈竟大大地感動我、告訴我說:「妳為《聖靈》月刊所做的事,我看到了!妳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現在妳起來,為我做一件大事,就是要將妳想寫的書獻給我,並在基督教以外的世界出版,期使沒有信主的人藉著這本講述你們移民生活的書,在輕鬆有趣的氛圍裡,了解我的愛、我設立的教會、我在聖經說了什麼!」
記得當時聖靈大大充滿,強烈的感動久久不能自已,而後一股要「認罪悔改、自我潔淨」才能寫書獻祭、蒙神悅納的想法,逕自心底浮現。此後,我從未懷疑是否寫得出這本書?也不懷疑自己默默無名,既不是作家,也不是名人,如何找到出版社幫我出書?更不擔心就算出了書,如何推廣給讀者來廣傳福音?因我深信一切都在神的手中,我們既是神手中的工作,神自己就會完成祂的工!
因為知道自己何等不足、有限,若非靠神絕對無法完成使命,就將此事每天交付禱告中,日日求神帶著我的心、牽著我的手,賞賜靈感,照著祂的意思來寫書。
感謝神!原本寫不出半個字的我,就在聖靈的幫助下,文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因著主耶穌所加添的智慧能力,幾個月內,竟傻傻地寫了近19萬字;弄得出版社說一本書只要8萬字就夠了,還得特別通融,最後多給了我3萬字,以11萬字定稿。原來「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接下來的超級任務,竟是如何刪掉多出來的8萬字。
許多人問我是怎麼找到出版社的?答案很簡單,就是某天我要寫某篇文章,正好上網搜尋資料時,神竟將「博客思出版社」的廣告跳進我的電腦,讓我找到它。後來,因有自己的想法,不太願意順服而想找別家出版社時,神甚至將博客思出版社的網頁跳進我的臉書首頁,也就是說,只要我進入臉書,非得先看到、經過博客思出版社的網頁,才能點進我的首頁。一想到神竟用此法來提醒我不准再去找別家出版社,內心不禁嘖嘖稱奇!
記得第一次寫email給博客思出版社總編輯,告知她我是個基督徒,想寫移民故事傳福音時,她就同意幫我出書。她不是基督徒,還在後來的接觸中告訴我:「人有善念,堅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是最美的!妳想傳福音,是一件好事,那就努力去達成吧!」
原來,連非基督徒都可以是神手中美妙的棋子,讓神藉著她完成聖工。這讓我想起主耶穌與門徒到了伯法其與伯大尼時,交代門徒去牽驢駒(可十一1-7),以及逾越節近了,交代門徒去城裡準備逾越節筵席(可十四12-16)的故事。當時門徒只是乖乖照做,神就感動人讓他們把驢駒牽走,也感動人準備了一間擺設整齊的大樓讓門徒預備筵席。所以,當神把出版社的廣告跳進我的電腦,只要我去找他們,神就感動他們幫我出書了。
原來在神手中,一切可以這麼簡單!我不需要是名人或作家,他們就願意幫我出書。就像以前,我不需要有任何「真教會的背景」,《聖靈》月刊總編輯就願意讓我「寫專欄」一樣。因這都是神要成就的事,我們只是神手中的工作,我們若願意順服,時間一到,所有聖工就在神手裡成就了!
沒有作家夢的我,原本不想辦新書發表會。沒想到某天就在與美編討論出版事宜時,總編輯竟從她手裡接過電話,親自跟我詳細說明舉辦新書發表會對一個新作家的重要性與整個流程。當我回答她:「哇!聽起來滿繁複的,雖然想當作家又去追夢不是壞事,但我已經五十幾歲了,一點也沒有這種夢想,寫書出書只是為了傳福音,我不想那麼麻煩,辦什麼新書發表會耶……。」她竟回答我:「就因妳要傳福音,妳更要辦新書發表會啊!我們出版社完全不會干涉妳怎麼舉辦,妳可以把它辦成『像你們基督教的什麼聚會』呀!」
突然之間,我恍然大悟,神乃藉著總編輯的話來提醒我,祂是希望我辦新書發表會來讓人看到祂,並藉此傳福音!隨即,我便拜託出版社趕快安排時間,而這卻也是信心考驗的開始。
自從決定辦新書發表會後,只要一想起從未面對過這種事,我就害怕到腳軟,很想打退堂鼓。只是出版社製作的海報很快就交給了金石堂書店,讓我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恐懼中,只有不斷禱告求問神如何舉辦長達兩小時的新書發表會,還能達到傳福音的效果?
「不要怕、只要信」(可五36)、「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一9)。感謝神!神那鏗鏘有力的安慰聲音,日日成為堅定我心的力量。神很快就給我靈感,告訴我要去邀請我的母會──新莊教會的詩班來獻詩,並把此新書發表會用「詩歌佈道會」的方式呈現。(待續)
我們都是祢手的工作(下) ◎撰文/多倫多教會林慧瑛 ◎期數:462期 ◎2016.03號
出版社提供我兩個金石堂免費辦新書發表會的地方,一個是城中店、一個是汀洲店。基於我們九月中就要回多倫多了,我想一定得在八月舉辦,才能完成後續送書傳福音的事情。但因城中店很熱門,八月根本排不到檔期,我也只能選汀洲店。
選完後,我們實地去台北汀洲店探勘,因逢週日,剛好有位新聞媒體人正在辦新書發表會,這時才知道汀洲店提供的場地,不過是在書店裡挪個小空間;而且為了不打擾客人,不能在室內獻詩,門市內也沒有盥洗室,若要如廁,還要跑到外面商場的公廁,超不便利的……。諸如這些考量,讓我覺得汀洲店真不是一個辦新書發表會的好場地。
後來店長告知,若覺得室內場地狹小,也可選擇在室外辦(汀洲店在地下一樓,整個書局有室內、室外兩部分),且室外不會打擾到客人,就能讓詩班獻詩。只是,室外沒冷氣,台北燠熱的八月天,恐怕沒人可以坐在無冷氣的室外待上兩小時,這又是我非常煩惱憂愁的問題。
隔天,教會摯友請我吃飯,恰巧城中店就在餐廳附近,即帶我去城中店逛逛。當我看到城中店辦新書發表會的場地在三樓,是個像大會議室的獨立空間,少說都能擺上一百個座位,門也能關起來隔絕噪音,場地寬敞安靜,舒適方便,又有冷氣、螢幕、投影機,室內有盥洗室……等優點,且會場裡有一面白牆,都是來此辦簽書會的作者在上面留言與簽名的,頗有簽書會氛圍,一看就是個辦新書發表會的好地方,就很難過神為何讓我選汀洲店,而非城中店。
但轉念一想,神若要我在城中店就會讓我選得成,選不成必有神的美意!我心裡其實清楚,若在城中店舉辦,是給自己辦開心的,屆時就是親友團來捧場,讓我簽簽名、照照相,滿足虛榮心而已,根本沒有其他客人、路人會上三樓參加新書發表會;達不到跟未信者傳福音的效果,這絕對不是神和我要的結果,就滿心順服、接受神的安排。
然而新莊教會的葉執事娘在新書發表會前一直勸我,八月的台北會熱到很可怕,在汀洲店辦新書發表會,詩班沒獻詩沒關係,還是選有冷氣的室內來辦比較好。雖然我小信到幾乎要妥協了,但只要一想到是神交待我要以「詩歌佈道會」的方式來辦,非讓詩班獻詩不可,我就覺得不能只憑眼見選有冷氣的「室內」,而是一定要憑信心,選擇悶熱的「室外」。
這段熬練信心、天人交戰的過程,非常難受。直到最後,我終於跟葉執事娘說:「還是有詩班獻詩好,這樣才像『詩歌佈道會』,也才是『順服』呀!我一點也不想自己唱獨角戲講兩小時,更不想以有人獻花或作者簽名等等,這種凸顯自己的方式來消磨時間。還有妳知道嗎?我們多倫多教會現在正要買地建堂、分設教會,有同靈說信徒會議通過要買的那塊地,舊的土質測試報告明載地下有鉛污染,且鉛是萬年不化的,強烈主張不能買。那時我求神憐憫我們,讓地下的鉛不見,以彰顯祂的旨意,因我曾看見神讓林須標弟兄的癌細胞消失,相信祂也能讓鉛不見。結果新的土質測試報告出爐,神真的讓鉛不見了,清清楚楚地顯明祂的旨意。我想,如果我們所想所求的,都是為教會好,沒有個人的私心私慾,信心絕對可以成就一切!那麼現在我求涼風來,讓我辦好新書發表會,神也一定會給的,因這不是我自己的事,而是神託付我做的聖工,神會自己成就!」
沒想到我這麼一點比芥菜種還小的信心,葉執事娘聽完後就跟我表達:「好!如果妳有這個信心,那就在室外辦!」
感謝神!神看人的信心成就事情。後來,蘇迪勒颱風竟在新書發表會前一天來了,神就這樣藉著颱風帶來涼風。只是等待的期間,我也曾經像彼得請求主耶穌讓他走海面一樣,一看到風大,就被嚇到險些沉下去(太十四25-33),擔憂又軟弱地打電話跟葉執事娘說:「神在跟我開玩笑嗎?怎麼辦?都要辦新書發表會了,怎麼來了一個超級颱風,還直撲台北!」沒想到葉執事娘在電話那頭,竟噗哧大笑說:「妳不是跟神求涼風嗎?神都垂聽妳的禱告讓颱風來了,就是要給妳涼風啊!怎麼反倒擔心起來了?放心啦,不會有事的!」
是的!有神同在,一切都在神的手中,不會有事的!本來氣象局一直預告蘇迪勒颱風要直撲台北,後來卻從花蓮登陸,又轉向南部,一方面帶來風雨,解除台灣的旱象,一方面讓我可以如期舉辦新書發表會。隔天,汀洲店外場一點都不熱,神就這樣讓大家舒舒服服地坐在那裡聽詩歌佈道會,真是不可思議!
幾天後,當葉執事重返汀洲店要歸還拿錯的延長線,竟看到汀洲店外場正因風雨在漏水,金石堂還得圍籬漏水區域,並用水桶盛裝雨水。得知這樣的消息,更讓大家體認到神讓颱風來的時間恰恰好,一切絕非偶然!
只要想起蘇迪勒颱風從一生成就轉為超級颱風,還被美國媒體紛紛報導為2015年「地表最強颱風」,就連中央氣象局也一直預測它會重擊台北等等,皆是不利新書發表會的消息,但8月8日凌晨4點40分,竟轉從花蓮登陸,並移動得很快,一下子就離開台灣。沒有造成8月9日台北大風大雨,金石堂沒有營業或沒有客人來看新書發表會的窘境,我就滿心感謝神!主耶穌跟多馬說的話:「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二十29),真實應驗在這場考驗中。
更感謝主耶穌感動了新莊教會同靈與我同心同工,全力協助這項聖工,讓我不至孤單無助。新書發表會從一開始的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三重奏,就大大吸引金石堂來來往往的客人注意;中場穿插的男聲二重唱與詩班獻詩,更是天籟。我在台下坐著、聽著,強忍感動的眼淚,心裡一直感謝讚美主!還有先生的攝影分享,以及同學、同事、朋友等三人的讀後感分享,再再令我動容!
只有神知道汀洲店的外場彷彿音樂廳,是一個這麼棒的唱詩地方。它的屋頂挑得很高,聲音匯集融合一體後傳到大家耳裡,特別動人。二重唱與詩班一開口,所有書店裡的客人馬上往外看,一臉「這麼美的聲音從哪裡來」的驚訝表情!更遑論外場來來往往的客人,一副來書店也可以聽詩歌的驚異神情了,難怪神為我選擇這裡辦新書發表會!除了弦樂、重唱、詩班助陣,還有同靈默默幫我插花、拿桌巾來擺飾桌子,並搬了電鋼琴、小圓凳等來現場備用,眾人的付出再再讓出版社、金石堂、還有我的同學、同事大開眼界,看到基督徒不為名不為利,彼此相愛為主做工的精神。
因為聖靈同在,大大加添力量,我強烈地感受到現場有一股說不出的能力運行、支撐著,讓我一點也不緊張害怕,泰然自若地主持整場新書發表會。因是新書發表會,名正言順的我會簡略介紹書的內容,並不擔心不受來賓的青睞;只是事前一直擔心他們不想聽有關信仰的部分,後來發現憂慮是多餘的,當我提到信仰時,大家還是神情專注地聆聽。
新莊教會同靈事後表示,神讓他們參與了一個溫馨、感人、低調又充滿創意的新書發表會,而且看見了一個全新的事奉方向與園地;出版社也跟我說,很少看到這麼不冷場、成功又特別的新書發表會;我的師專同學無比興奮,全場用line實況轉播給沒來的同學,讓他們同步經歷現場流程;以前的學校同事也向我表達說,從不知道基督教詩歌那麼令人感動!
因為我是作者,出版社於新書發表會後就寄給我550本書,要賣要送隨我處理。因早已定意所有屬於我的書一律送人傳福音,即把許多書贈送同靈、同學、同事、慕道朋友。後來,主耶穌還提醒我可以把書送給全台各地圖書館,讓人去借書時有機會讀到此書,感受有耶穌疼愛的幸福,甚至願意到真教會慕道。剩下的書則運回多倫多,除了送給多倫多教會同靈,也打算送給慕道朋友,求主帶領他們能因著書中的恩典分享,繼續到真教會追求信仰。
我常想,主耶穌為甚麼要我寫通俗的書來傳福音?此次送書給圖書館,讓我清楚體會到此點,宗教性刊物實在比較不討喜呀!有些圖書館會拒絕所有宗教刊物,也不接受任何雜誌,所以像我們的《聖靈》月刊或其他宗教類書籍,若要送給圖書館,一些圖書館是不接受的,但對於五年內出版的非宗教類圖書,他們都很歡迎。難怪神要我寫移民故事來傳福音了,因這樣的書,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宗教色彩,其實裡面充滿了耶穌的愛與基督教思想,但人們的接受度就高了許多。
後來,有原是傳統民間信仰者,因為這本書而主動跟我們認識並接觸,也表達想了解真教會並到真教會慕道的。這就讓我更明白主耶穌叫我寫書出書的用意了。
為了開拓傳福音的機會,我甚至鼓起勇氣,把我的書寄給「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吳榮泉處長。沒想到吳處長收到書後,竟親自打電話跟我道謝,並稱讚我的書寫得很好,同時覺得應該讓僑界知道這本書,但他已排定兩三週後就要去加拿大國都渥太華當「代表」,即交代他的部屬──文化中心的李主任,幫我安排一場演講,讓我跟僑民分享我的書。
吳處長就像個老朋友,與我在電話裡閒話家常了十幾分鐘。當我跟他表達,據我所知,從未有一個住在多倫多的華人(包括中港台),寫書分享過加國的移民生活,因此,我的書是個「創舉」,還是個「歷史紀錄」,深具時代意義與閱讀、收藏的價值,他也同意。而後我再跟處長表達自己是個基督徒,謝謝他給我演講的機會,但我不是想要出名,只想用這本書傳福音,他也說他明白。
《箴言》二十一章1節說:「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若非神的帶領與安排,像我這樣一個平凡普通的家庭主婦,既不是企業家、藝術家,也不是名人或名嘴,更沒任何可誇的傲人成就,何德何能可以讓一位「大使」(吳處長榮調後,因台加無邦交,只能稱他為「代表」,其實他就是中華民國政府派駐加拿大的「駐外大使」)親自打電話給我,還要給我安排演講的機會。更何況吳處長收到書時,正是他要回台宣誓就職並到渥太華履新前最繁忙的時刻,他竟願意看我的書並打電話給我,真是不可思議。
三天後,文化中心的李主任也真的打電話來跟我商討演講事宜,並說她正在拜讀我的書,還說吳處長交代辦事處裡的人,都要讀讀我的書,以後還會把我的書放在文化中心的圖書館供人借閱等。李主任甚至建議我可以把這本書寄到「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加拿大政府駐台最高單位)來推廣。
此外,幫我寫序的聲樂老師,因她有學生是在電視台當記者,即把我的書跟這位記者分享。感謝神!這位記者看完書後,遂請老師跟我聯絡,想要跟我做個專訪。
我很清楚,所有要請我演講或要訪問的事情會發生,只因神感動我寫了一本書,而這正是神給我傳福音的機會。雖然我很不願意拋頭露面被人認識,但誠如博客思出版社總編輯給我的勉勵:「該站在浪頭上的時候,請不要怯戰,那是上天給您的使命,勇敢站上台吧!推展好的理念,有時需小小犧牲一下自我的生活!」願神賞賜我智慧能力,把握每次的機會與場合,把這個改變我生命的救恩福音傳揚出去!
雖然我撒下的種子,將來是否開花結果不得而知,但我深信我栽種了,神自會安排別人澆灌,也惟有神叫他生長。既知不管誰栽種、誰澆灌,都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並且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林前三6-8),我就把一切交託給神了!願我的一小步,將來成為神的一大步!末了,祂必興旺,我必衰微,天地都要過去,人間所做的將於天上長存!
這本書之所以可以傳福音的原因,我想就是書中傳達了一個原本人生無望的「大病號」,竟然因為靠神而活得那麼喜樂、精彩,完全沒讓讀者感受到一絲絲作者曾經是、現在也還是「大病人」的感覺。主耶穌醫治我病痛、帶給我平安喜樂的過程,全都登在《聖靈》月刊,比如「戀上咖啡」(2007.6月號357期)、「漫漫長路」(2008.6月號369期)、「患難中我思想」(2008.12月號375期)、「再一次火般的試煉臨到我(上)(下)」(2012.9、10月號421、422期)等。
在寫書的過程中,神早就感動我於自序裡,要提及我於病痛中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但我就是寫不出來。眼看著交稿日逼近,還是腦袋空空,只好隨意亂寫其他東西,雖極度不滿意,卻也沒辦法,只能這樣交差了事。
直到傳道娘雅儀寫好她的推薦序給我,裡面提到:「若說此書為『遊記』,實在也不為過,因為她與顏大哥真的太會遊玩了!但他們不是放下家庭,放下教會,不顧一切的到處旅遊,而是將神的創造當作一門功課,在日常生活中細細觀察,娓娓道來,我想如果這門課讓神來打分數的話,他們的得分肯定是我所見過最高的!」這些內容馬上讓我想到若非神的憐憫醫治,一天都活不下去,哪還有辦法出去旅遊,並被神在旅遊分數上打最高分?!想著想著,突然之間,靈感就像嗎哪從天而降般,立即想到要以《約伯記》裡「你必忘記你的苦楚」為題來寫自序,並在兩、三小時內就完稿了。
想想,神雖早已啟示我要如何寫自序,但苦思多少日子就是寫不出來,非得等到傳道娘寫完她的推薦序給我,神才要告訴我怎麼寫。原來神在教導我,大家互為肢體,一定要同心同工、彼此幫助才能完成聖工。不然怎麼可能一本書19萬字,神都幫我寫出來了,一篇只有一千多字的自序,想了半年,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感謝神!我身上的病痛其實都是恩典的記號,時時刻刻提醒我:沒有神,我不過是一個活在黑暗中、死蔭裡的「大病號」,連一天都過不下去,遑論寫書、出書、傳福音。雖然直到現在怪病依然纏身,痛苦恆在,但在主裡有平安、有盼望,就能忘記這些苦楚。比如許多食物我都無法碰觸,一吃頭就爆痛,狀況有時糟到吃什麼都引發頭痛,內心恐懼到不知如何是好時,主耶穌講過的話:「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就能安慰、提醒我,今日還能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主口裡所說的一切話。
這個世界哪裡沒有氣味,但我的鼻子竟因「氣味」過敏。十年來,我的鼻子就在不斷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的情況下苟延殘喘,從未睡過一天好覺。有時過敏症狀嚴重到喘不過氣時,只能長跪主前哭求:「主啊!救救我吧!活不下去了!」可怕的症狀才又緩和起來。
每夜,右手在睡夢中麻醒,加上鼻塞,我只能起身坐著,一邊甩手一邊默禱,求主讓我睡著。常常就在半睡半醒間,天又亮了,晨起早禱後,再一邊甩手一邊打字寫作,直到完成此書。
我的腰與膝蓋,突然嚴重退化,常常痛到像火在焚燒,曾經讓我像個七、八十歲的老婦,連走路都有困難。更慘的是,任何藥物、健康食品都會引發頭部爆痛,讓我不敢藉由食療來改善病情。
患難中,除了禱告靠主,還是禱告靠主!雖然直到現在,神都沒有把病痛拿走,但我竟然可以跟著先生遊山玩水,並把「接近大自然」的喜樂寫在書的第六單元。所以,旅遊對我的意義,絕對不是吃喝玩樂,而是靠主克服病痛走出去!
當我可以乘坐8小時的車子到多倫多北邊的古城蘇珊瑪莉,隔天一早再坐4小時的火車北上名滿天下的亞加華峽谷,又爬了320層階梯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內心的激動,筆墨無法形容;對神的感恩,願用一生做工來報答!若非遊客如織,不想讓人看到我在掉淚,就該讓淚水汨汨流下謝主厚恩,才能暢快呀!畢竟對健康的人來說,這種勞累奔波、拾級而上,一點也不算什麼,但對我這個「大病號」而言,真是一個大神蹟、大奇事、大恩典!
許多病痛讓我每日每夜如何受苦,不再贅述,但一定要述說神的大能超乎想像,竟能讓我在完全沒有醫療方法改善病痛的摧殘裡度過每一天,既沒自殺、又沒發瘋、也沒憂鬱症,並能喜樂地活著。如果還有人要否定神的存在與大能,說這只是我超強的生存意志力帶來的好結果,我一定會反駁!多少年的病痛人生,是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讓我活著,不是我的意志力。神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十二9),所以,我就學習保羅,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呢!保羅也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3),這在我卑微無用的生命裡,已獲得證明。
如前所提,就在神啟示我寫書、出書、傳福音的同時,多倫多教會剛好想買一塊地點非常好的土地來分設教會。因我深信這塊土地是神要賞賜給多倫多教會的,從此「寫書出書」與「買地建堂」這兩件事,就像兩條神交託我必須完成的使命線,不斷在我心裡各自奔跑、各自發展。我總相信,古時,神怎麼教導挪亞造方舟;今日,就會怎麼教導我寫書出書;將來,也會怎麼教導多倫多教會買地建堂。深信最後這兩條使命線,終會在神的手裡抵達終點,因我們都是神手中的工作。
2015年8月9日我的新書發表會當天,這本名為《我們落腳多倫多的日子》的書,正式在台灣上市販售,主耶穌已帶領我跑完我的這條線,就如當初啟示我時所應許的,要在基督教以外的世界出版,讓人看到祂。所以,我更相信這位昔在、今在、永在的神,不久的將來,也必帶領多倫多教會跑完「買地建堂」的那條線。而我也早已立下心志,要把這本書的所有版稅收入,全數獻給多倫多教會買地建堂。願神大大感動同靈,多多買書並使用此書來傳福音,相信您買書所花的每一塊錢,將來都能成為幫助多倫多教會建堂的寶貴奉獻。1
感謝神!神知道我的心,更知道多倫多教會同靈愛祂的心,一年來購地問題的考驗與等待,終於過去了。2015年9月14日我回多倫多前,神就把這塊土地賞賜給多倫多教會了。只是未來建堂的經費必是相當可觀,遠遠超出多倫多教會現有的能力,因此懇請全世界同靈,當您看完此篇見證,除了為多倫多教會禱告,也能在建堂經費上幫助我們,2讓多倫多教會早日完成神所託付的聖工。
加拿大這個移民國家,每年都有許多新移民來到多倫多這個加國第一大城,這裡必是一片廣大的福音工場,相信這個新會堂的完工,必對多倫多教會,甚至全加拿大教會聖工的發展,大有助益。求神成全多倫多教會建堂的決心,讓我們得人如得魚,大大榮耀主名!也願神記念眾信徒的愛心與代禱,阿們!(全文完)
註:
1.許多同靈詢問我如何購買此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跟博客思出版社購買,網址是:http://bookstv.com.tw/bookstore/_leisure/664.html,或到「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www.kingstone.com.tw/)與「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book.apmall.tw/)下單。如果是團體大量購買,我想可以跟博客思出版社商談,或許會有較好的折扣。博客思出版社電話:(02)2331-1675,E-mail:books5w@gmail.com
出版社告知我,網路書店對於銷售量不多的書不做庫存,若要買書,則需點進去預購,網路書店才會下單出貨。由於不少同靈跟我反應想要買書,金石堂網路書店卻顯示「只庫存一本」,博客來網路書店顯示「已售完」;其實不是沒有書了,是因我的書未宣傳,在銷售量不多的情況下,網路書店不做庫存,但只要點擊「預購」,一定買得到。
2.懇請全世界真教會同靈為多倫多教會建堂的事禱告,並在建堂經費上幫助我們。
您的奉獻可以匯至以下帳戶:
戶名:True Jesus Church Canada
地址:69 Sunrise Avenue North York, ON M4A 1A9Canada
銀行名:TD Canada Trust
帳號:102020040944020
Swift Code:TDOMCATTTOR
銀行地址:55 King St. W. Toronto, ON M5K 1A2 Canada
- Apr 10 Mon 2017 22:00
2017-4-10-唱詩祈禱分享
- 前言:見證分享,從主內同靈的親身經歷,可以反省自己,學習,以及看見神的愛。
- 見證見證:機上驚魂蒙恩記(林慧瑛)
嚴重恐機症的姐妹第一次搭長程飛機就遇到一個引擎壞掉,以及空中卸油事件….林姐妹向神祈禱保守他們夫妻,憐憫他們孩子還小若沒了父母非常可憐….
- 見證見證:移民多倫多找工作蒙恩記(林建誠)
加拿大是一個只適合「ㄍㄚ ㄋㄚˊ ㄉㄨㄚˋ」的地方,林弟兄將近三年沒有工作,積蓄即將用完讓他非常恐慌,當時林弟兄規劃移民至多倫多是因為希望就近有教會,希望堅固他們全家人的信仰…
- 見證見證:主愛來尋我(傅來康)
傅弟兄心中的三個願望:第一、終於不用時常坐飛機,因先前在妻女先來溫哥華定居的15個月當中,平均每三個月,就得飛一次溫哥華探視妻女,真是坐飛機坐到怕;第二、從此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生活就算再拮据,至少一家人不用分隔兩地;第三、從此可以跟真教會「保持距離」。願望全然被主耶穌打破,原來主耶穌有更美好的旨意。
- 我們都是祢手的工作(林慧瑛)
其實這幾篇見證全部都是林慧瑛姐妹所整理,一開始寫稿只是為了與神交換條件(因為嚴重的偏頭痛),陸陸續續整理的溫哥華教會許多信徒的見證並投稿至聖靈月刊,我詳細閱讀這幾篇見證,沒有華麗的辭彙,但將神在人心裡動工的那一個轉換過程寫的很清楚,讓人閱讀見證的時候彷彿看到當事人分享見證一般。
林姐妹自己見證說無法逃避神的呼召,甚至又擔任聖靈月刊的專欄長達2年,接著2015年8月出了一本書記載他們家庭移民到多倫多的故事,出版社希望林姐妹舉辦一場新書發表會,在新莊教會的協助下,發表會就像一場我們每個月都會舉辦的詩歌佈道會,有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三重奏,大大吸引來來往往的客人注意;中場穿插的男聲二重唱與詩班獻詩,更是天籟。
- 結語:昨天桃小區社青舉辦戶外活動,總數120位裡面慕道朋友估計超過20個,有同事參加,有好朋友參加,有鄰居參加,我們一起玩團康、也一起唱詩歌,一起禱告,就像今天分享這位林姐妹的文字事奉,無論作什麼事奉,我們知道我們是為誰而作,無論採取哪些方式(寫稿也好、辦活動也好),我們都將福音的概念放進去,如同哥林多前書三章6節記載: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
以上分享,願一切榮耀歸給主耶穌。
- Apr 04 Tue 2017 22:00
【好文推薦】9歲以後必須培養四個能力~節錄自盧蘇偉「陪孩子長大」
9歲以後必須培養四個能力
- 生活自理能力
- 自我管理能力
- 人我互動的能力(也包含與自己好好相處,包括對待與溝通)
- 為自己負責的能力
※9歲是發展的關鍵,9歲以前是一個他律的學習,9歲以後是自律的學習。
※培養家事、讀書、運動的能力,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自己搭配衣服,學習煮飯煎蛋。(泡茶、沏水果….)
※將晚上三個小時畫成圓圈讓孩子來分配時間(看閒書、打電動、做家事…..),計時器讓孩子學習自我管理時間。
※瞭解自己很獨特,瞭解他人也很獨特,你表達不舒服的樣子很特殊,尊重每個人的差異。位階愈高看到的人不同 更高的心胸 接納不同的情緒 賞識不同的人。
※好媽媽的劇本VS熊媽媽的劇本
※學習的態度—要提供正向的態度,功課是責任,把該作的事情變成喜歡的事情。
(讓孩子喜歡---“學習”的事情)
- 用幾個CD做成告示牌 還要臉孔擺出開心的樣子。(不要讓孩子連結負面的經驗或態度)
- 孩子頂嘴:如果孩子的建議或想法與你不同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態度不對則要教導,「表達情緒的方式蠻獨特的」、「你蠻獨特的」,我們不要當粗暴的父母,不要總是命令、指使、威脅….。(你這樣做你就試試看VS你蠻獨特的--à感受差很多、不要總是跟孩子鬥牛)
- 「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謝謝你給我學習的機會」、「有機會服務你是我的榮幸」
- 不斷學習的父母在這社會上已經是稀有動物。
- Feb 09 Thu 2017 11:32
一封信
- Dec 05 Mon 2016 22:00
2016-12-05-唱詩祈禱分享
184奔跑天路
402神的道路
399主我願做你門徒
389親近更親近
415獻上至好的
452我願常見你
約二5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
→ 媽媽(馬利亞)對孩子(耶穌)長久以來的認識,雖然不明白耶穌說句話的涵義,從小看耶穌長大的馬利亞,知道耶穌的特別與權炳。雖然他不知道耶穌願不願意幫忙,但仍秉著信心向傭人說了一句簡短的命令句。
→ 我們對神的認識有多少呢?遇到困難我們的信心是常常失落?或是常常戰勝軟弱呢?
→ 他(耶穌)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耶穌的話都寫在聖經裡,我們是不是都能夠按照聖經而行呢?或是常常打折扣呢?
約二7-8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
→ 神的作為常常需要細心去體會,並且遵照神的話謙卑而行,就像這個傭人沒有自己的意見,即使傭人知道耶穌叫他送去給管筵席的這缸裝的是水,送水的人還是沒有發表自己的言論。
→ 這表現出傭人對主人的信心。從馬利亞的交代,到耶穌的作為(雖然看起來匪夷所思),他從頭到尾沒有發出意見,沒有質疑馬利亞,沒有質疑耶穌,他只是安安靜靜的抬水,完成主人的交代。(當然也是這次神蹟的見證人)
約二9-10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那裡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 水變酒,而且是上等的好酒。這是第一次耶穌行的神蹟。
- Nov 04 Fri 2016 10:43
Steel wedding 鋼婚(結婚十一週年)紀念日

- Jul 22 Fri 2016 22:00
【見證分享】神在哪裡?──聖靈領我尋找祂 ◎撰文/許國鈺 ◎期數:334期 ◎2005.07號
我是許國鈺,1972年生,是一名職業畫家,旅法7年,在2002年8月20日回台,2002年10月12日受洗,屬松山教會。以下要見證我12年來尋找主的過程:
18歲那年,我正在準備考大學美術系,所以幾乎天天都是在南陽街(補習街)度過。當時心中所思所想的只有考大學,並沒有想過信仰的事,同時家中沒有基督徒,也沒有人向我傳福音,對基督教信仰非常地陌生。
一天,我與平時一樣走在南陽街附近的路上,突然有股力量臨到我,領著我走,來到了一家在南陽街上的基督教書店,是我從未來過的;進去後,直接走上二樓,到了一排書架前,並隨手拿起一本書。我沒有探究拿下的是什麼書,就立即將書本翻開,在尚未閱讀書中的一字半語時,竟哭了起來,淚如雨下。
這時,感受到有人用祂的雙臂環抱住我,並且將我提昇離地,一直往上昇,直到我置身於浩瀚的宇宙當中。宇宙是一望無際的黑暗,但這黑暗不會讓人害怕,反感到無限的偉大,我轉眼一看,見到了好美的藍色地球,此時,一個聲音對我說:「不要哭,不要怕,繼續走妳的路,我愛妳。」從沒有聽過這樣的聲音,溫柔、廣大、似乎可以包容一切萬物,我大大地被安慰,眼淚止住了,心中無限舒暢。
闔上書,才看到原來是一本聖經,當然,不可置議的,我馬上想要找出是誰用那麼偉大、溫柔的聲音和我說話?於是,請畫室裡正在慕道的男孩子帶我去教會,但他並沒有帶我去教會,而是帶我去南陽街的學生團契。
我對那個團契非常失望,他們手上雖然拿著聖經,但是所談的神卻不是我尋求的那位神。我的確尚不懂得聖經的道理,但是在書店裡那15、20分鐘的深刻經歷,卻讓我明白了祂是一位什麼樣的神;我是從靈裡直接認識祂,也確信如果再遇見祂,一定能馬上認出來。
後來,我到了新莊敬拜中心聚會,仍然覺得他們說的神和我遇見的神不同;但這一次因為是牧師講道,我心想:「可能是因為我自己不懂聖經道理吧!牧師一定很懂道理,所以應該先把道理弄懂。」
於是,之後約有半年的時間,每天上午8點左右就到教會,到晚上略10點才離開。可是我在這裡非但沒有找到神,反而在信仰上跌得很重,他們對道理上許多不完全或前後矛盾的解釋,讓我對信仰產生了懷疑,並且所存的懷疑完全無法得到解答,於是漸漸不信任教會,不願意再去教會,因為找不到我的神。
我在新莊敬拜中心維持聚會約有兩、三年的時間,在那裡產生的信仰疑問約略如下:
(1)十誡的第四誡說要守安息日,新約中也不斷地提到安息日,那麼安息日到底是什麼?每個星期日作的主日崇拜就是安息日嗎?
(2)《使徒行傳》第二、八、十及十九章中,明明記載著,受洗和受聖靈是兩件事,為何牧師總是說,相信時就有聖靈了?為何總是避談聖靈的事?
(3)福音書中關於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故事,牧師解釋說,主耶穌是要我們彼此服事,這樣解釋雖然沒有錯,但是,主耶穌在彼得拒絕洗腳後說了:「我若不洗你的腳,你就與我無分了。」彼得聞言緊張得要求主耶穌把他的全身都洗乾淨。
那時,覺得主耶穌的那句「無分了」話說得好重,而且從彼得緊張的程度來看,我在想:「主耶穌為門徒洗腳,並不僅僅只是為了要我們彼此服事而已吧?」
(4)很多人看我跟得很勤,就叫我趕快受洗,我就問:「為什麼要受洗?」有人回答我說:「既然相信了,就要把它表明出來。」當下我立刻就否定了這個答案,因為在神的愛臨到的那一剎那,我立刻就信了祂,祂是神,一定知道,何必需要我表明給祂看?況且信仰是我與神之間的事,與他人無關,我更不需要表明給別人看?
於是我又問了其他人同樣的問題,另有人回答我說:「那就像男女交往,到了一定程度之後,當然就要結婚。」這真是個荒謬至極的答案,難道這信仰只是那麼表面、那麼形式化的宗教嗎?那我是不是也該和佛、道教交往,再看看適不適合結婚?
大學畢業不久後,就前往法國留學。我已完全不想再去找尋教會,因為無法信任教會;在教會不僅找不到神,且所遭受到的信仰挫折和信仰問題,都讓我無所適從,找不到出路。我開始照著自己的聰明好惡而行,將神擺在一邊,不再禱告、思念神,於是一再犯錯,一點一滴地,慢慢離棄了神,完全陷在世俗的痛苦之中。
1999年,生命中第一個山崩地裂的打擊臨到,使我徹底潰敗。我生了病,是憂鬱症,害怕見到日光,每次看到太陽,就好像有一把刀刺在胸口上,所以每天都把窗簾拉上,關在屋子裡。
這時我才想起要向神禱告,但卻感受不到聖靈,想必是神對我這幾年的所作所為非常生氣,所以掩面不顧我。有一天,我再次徹夜不眠地禱告直到睡著,早上醒來時,竟然很想去拉開窗簾。在陽光射進來的那一刻,我終於又聽到神用非常微弱的聲音跟我說:「繼續走妳的路,我愛妳。」
再度聽到神的聲音,讓我有力量走出公寓、面對陽光,試著重新生活;也再度肯定,18歲時遇到的那個神是確實可信的,祂真的存在,只是我還沒找到祂。我仍不知道該走的路在哪裡,只能摸索,跌跌撞撞,每日開始讀經,雖然看不懂,還是堅持著把聖經讀完了;我沒有想要去找教會,因為過去在教會的經驗,讓我覺得教會不能在真理上給我解答。
聽見那一次微弱的聲音之後,我仍舊不能感受到聖靈;而人也真是非常地軟弱,單靠自己的力量實在無法脫離世俗帶來的痛苦困境。人真的只是個人,在罪惡的權柄下什麼都不是,而罪的工價乃是死,於是我在2001年終於開始嘗到了靈魂的死味。
2001年6月從法國的學校畢業,10、11月在法國分別得了兩個繪畫大獎,很快地就有畫廊跟收藏家與我接觸,在事業上可說是非常地順利,但是在接受訪問和上台領獎時,心中卻非常悲傷、痛苦、想哭,才發現我生命的景況已經到了非常不堪的地步,也才了解到,我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連自己的嘴巴與心都無法控制。
雖然明白自己的景況,卻無力拯救自己。我無法讓自己不要生氣、不要沮喪,也無法讓自己快樂起來,感到整個人正往黑暗的無底深淵垂直掉落。
約在2002年6、7月的時候,我對18歲遇到的神作了兩個禱告:
「主啊!我知道祢對我生氣了,且非常地生氣;但我軟弱,無法救自己也無力改變現況。主啊!若現在的我真的惹祢發怒了,求祢憐憫、拯救,我實在無能為力,所以請祢親自動工,將我從這樣的捆綁中救拔出來,並求祢所行的事,是讓我沒有選擇也沒有思考餘地的,使我只能照著祢的意思做。」
對於這個祈禱,我有點害怕,因為主若照我的禱告成全,可能將會失去一切;但衡量心中所受的磨難與失去一切的痛苦相比,我還是決定向祂祈求。
「主啊!求祢親自帶領我回到祢面前,像18歲時,祢親自帶領我去讀聖經一樣。」
神垂聽我的禱告,也很有效率,讓我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失去了一切。還記得那時,松山教會的黃慧娟姊妹是我的房東太太,我們並不熟識,她來法國探望公婆,順便來看看我這個房客。第一次來看我時,是一個星期天,我還跟她提到未來三年在法國的生涯規畫,結果在下一個星期天我們再見面時,我就跟她說要回台灣了。之後,約花了兩三個禮拜的時間,打包了一貨櫃的行李,在8月20日回到台灣。
回來後就在思想,神既然聽了第一個禱告,也必定垂聽第二個禱告,所以就一直在等待第二個禱告的實現,這期間,我並沒把禱告的事跟信仰問題與任何人談過。有一天,黃慧娟姊妹打電話給我,沒問我有沒有空或是願不願意、想不想,劈頭就說:「國鈺,妳幾月幾日幾點鐘到我們教會來,教會地址是……。」
那一天,是秋季靈恩會的星期二。老實說,對於道理並沒有什麼特別感動,因為聖經道理大概都聽過了,但我卻是看到了一直在尋覓也唯一確定的東西,就是「聖靈」,那是我一進松山教會的會堂就看到的。
再次遇到已尋找12年的聖靈,怎麼可能放過,所以星期四我又前去松山教會,由於過去的經驗讓我很渴慕聖靈,所以就到前面接受按手禱告,求了好久以後,感受到聖靈來了,就站立在前面,我求祂快進來,祂說:「我不進去。」我說:「為什麼?」祂說:「因為妳的罪還沒有得赦免。」我說:「但是我悔改了,祢還是不原諒我嗎?」祂靜默不語……。
禱告完後,我非常懊惱傷心地回到座位。即使聚會結束了,我仍呆坐在位子上,心中只想著:「要怎樣罪才會得赦免?」那時慧娟姊妹坐在旁邊,洪得人弟兄正好走過,慧娟叫住洪弟兄問問題,洪弟兄就指著聖經回答,其他的姊妹也陸續加入問問題。
一開始我並不在意他們的問答,只在一旁傷心懊惱著,後來一個姊妹問到關於受洗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受洗?」洪弟兄就翻開聖經,指著聖經回答說:「水洗是悔改的洗,赦罪的洗。」那一刻,已經12年之久,我第一次想受洗,因為終於知道為什麼要受洗,答案原來是這麼簡單明確。
接下來他們繼續查考聖經,我就靜靜地在旁邊聽,在這幾十分鐘的時間,對於聖經的許多問題都得到了解答,最後不知道哪個姊妹問到什麼問題,我忘了,但洪弟兄就把那段經節拿到我面前叫我唸,就是《使徒行傳》二十二章16節:「現在你為什麼耽延呢?起來,求告祂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我心中一震,想哪有這種事!也立刻明白這是主的旨意,於是就填了受洗報名表,但教會通常不會那麼快讓人受洗,更何況這還只是我第二次進到松山教會,因此教務對我說,隔天下午要到教會接受審查。
另外,這一天也就是星期四晚上,我因為沒求到聖靈而非常傷心,向林靈貴弟兄提到此事,林弟兄就鼓勵我說:「沒關係,妳回家繼續迫切禱告,聖靈不是教會才有,家裡也會有。」
所以回家後就繼續迫切禱告,禱告了很久以後,身體開始由內往外熱了起來,汗如雨下,似乎有一旋律流瀉出來,我唱起了靈歌,然後說起了靈言,但我並不知道自己得了聖靈,只想說怎麼會口齒不清呢?不過因整個過程感覺非常舒暢美妙,也就順其自然。
隔天星期五我去接受審查,見到傳道及負責人,就把12年來尋找主的過程說詳細,傳道說:「通常我們不會那麼快為人洗禮,但既是聖靈親自帶領妳來的,我們也只好順服。」
之後,宣道股股負責劉嘉麗姊妹就鼓勵我留下來聚會禱告,好準備隔天上午,也就是星期六上午的大水洗禮。但因為晚上在駕訓班還有課,就堅持離去,於是就從松山坐公車回新莊,沒想到一到新莊下了公車,就接到教練的電話,要我不用去上課,我就想:「主啊!𣿫一定要我去聚會嗎?」於是又坐公車回到松山,雙腳踏進松山教會的會堂時,聚會正好開始。會後禱告我仍到前面接受按手,沒多久又開始口齒不清,傳道說:「許國鈺,妳得聖靈了!」這時我才明白,原來我得聖靈了。
隨著時間轉動,越是思想過去,只能說神的作為真是奇妙。
為什麼星期五晚上神一定要我回松山教會,乃是因為我在星期四晚上填了受洗報名表後,就在家裡得到聖靈了,但自己卻不知道,必須要由傳道來告訴我,才會明白。神除了要讓我在受洗前知道自己得聖靈了,也要讓我明白,祂那時並不是拒絕將聖靈賜給我,而是要我受洗、得新的生命。
另外,我受洗審查的通過在教會裡引起了爭論,因為受洗乃是歸入主耶穌的死,在死的形狀上與主聯合,並與主一同復活,若受洗後再犯罪,就是把主耶穌重釘十字架;而我才來教會兩次而已,長執負責人不能確定我是否已經明白道理,也不確定我是不是出於一時衝動?
由此可見,長執負責人對這件事相當謹慎。但那晚,主耶穌透過許傳道的口告訴所有的人,祂已賜下聖靈給我,就如同《使徒行傳》第十章47節:「於是彼得說: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與我們一樣,誰能禁止用水給他們施洗呢?」於是,我在主耶穌的保守帶領下,順利地受了合乎聖經道理的大水洗。
受洗當天早晨,天氣微涼,溪中的水更是冰涼,而我仍受著多年舊疾──腸躁症的困擾,大腸持續地痙攣。但我下溪水時,身上好像有了一層薄薄的保護膜,絲毫感覺不到涼意,並且,從水中上來時,肚子竟完全不痛了。感覺通體舒暢,從內到外,包括我的靈魂,已經洗得像雪一樣白,主完完全全地赦免了我的罪,使我進入了主的愛中。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三十四18),主耶穌來,為了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又在第三日復活,是為了顯明祂的愛,成就祂早已為我們預備的救恩,使信祂的人靈魂都能得救。祂也早將得救的道,明明白白地告訴了我們,《約翰福音》第三章5節:「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
神的救恩早已為我們預備,得救之道也早向我們顯明,只等著我們跟著主指示的道路,領取主的救恩,進入主的愛中。阿們。
- Jul 21 Thu 2016 22:00
女兒參加少特班紀錄
一個是崎頂教會 馬恩馨
一個是一聖教會 許瑛芝(之前來過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