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育筆記】地球是圓的-朱仲輝

  • 情緒:一種機制、適應新環境的時間、心中所想的與外表的顯現有落差、評估也與情緒相關
  • 若有人沒辦法做出你預期的評估或行為,可能是那人情緒出問題,需體諒。
  • 跟主耶穌配合,找出那條線,因為父母跟主耶穌最認識孩子
  • 情緒學習有直接及間接的關係,情緒蓋在學習之上
  • 當個老師,幫助孩子先將情緒拿掉。
  • 若你上教會之前,可能情緒高漲,可能剛接完電話,可能正在處理事情,可能天氣熱,都會影響聚會,容易恍神。*情緒影響所致
  • 12歲之前,視覺是放大雙倍或1.5倍,一定蹲下來跟孩子說話。12歲之前他愛每一個人。先確定孩子的情緒,OK嗎?待OK後才跟孩子講道理(可以先給孩子2-3分鐘緩和情緒)
  • 如果孩子的情緒是OK的、是快樂的,則評估不會落差太大、遇到挑戰或困境,會有能力去尋求主耶穌的幫助。
  • 18歲之前一定要將主耶穌擺到孩子心中,這會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資產。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 12歲以前孩子無法完全理解你說的話,採用激烈的方式糾正孩子,孩子帶著傷痛進入13歲。

 

 

五歲之前

  • 父母有認真聽孩子說話嗎?
  • 0~5專心認真與孩子對談,童年陰影影響最深!
  • 0~3歲感受愛的方式就是玩、用玩來平衡情緒、跟孩子玩玩玩(沒有玩~13歲之後就看到情緒的顯現),用玩釋放情緒,玩到5歲,孩子的情緒就是完美的。
  • 要跟孩子講事情之前,就先跟孩子玩,再跟孩子講金玉良言,孩子會認真聽。孩子玩什麼你就跟孩子玩什麼,孩子大腦就開,展現創意。
  • 0~5歲:發展LOVE的情緒

 

 

八歲之前

  • 5歲之後求知,許多為什麼?開大腦的情緒
  • 5~6歲發展界線,認知爸媽與他的不同,哪個環境可以做什麼?公園、學校、教會應該做什麼。媽媽說可以就可以,媽媽說不行就不行,KINGDOM GARDEN
  • 56~78最會講故事的時候,爸媽不要當警察,但糾正行為(這環境不行做這個),但相信孩子講的故事。孩子內心會自己打架。
  • 12歲之前,父母的權威不容挑戰,該用杖的時候要用。

25年研究發現蒙特梭利的小孩無法應對困難,因為沒有阻擋)

  • 56~78歲:每天10分鐘利用玩偶玩具來做角色扮演,可以將傷痛吵架的狀況演出來。
  • 5~8歲:嚴格,發展界線。一定要擋住他,一定要有界線。(但不需跟孩子生氣,例如你問孩子要吃泰國菜或是日式料理(限度的選項)?孩子都不吃開始編故事,肚子痛噁心,沒關係,不吃也沒關係,但孩子就知道騙肚子痛也沒有用,孩子的level就上了一層,而非太平的世界

 

 

八歲~十二歲~~父母是老師

  • 小二~小六(12歲前):求知欲望的關鍵階段。最重要的是老師。父母應幫助選擇老師。若在學習環境上遇見挫折(但無法改變時),則情感上支持孩子(媽媽知道你在學校不開心,媽媽給你依靠,媽媽等你)。一旦孩子情感得不到支持,孩子走極端路線,一種是孩子喜怒哀樂不明顯(沒有情緒),孩子內心有傷痛要注意。另一種是極端喜怒哀樂,不斷惹事生非。

 

 

青春期十三~十八歲~父母是教練

  • 13~18歲:發展自主性13-14歲是自主性高峰期但還不夠成熟,但腦子及情緒告訴他是頂呱呱的大人(但大人看他很幼稚),假若8歲已經有界線概念,那此時的落差會比較小,孩子會知道自己不足,但荷爾蒙情緒卻又告訴孩子超準,兩種聲音衝撞地很厲害,需要靠運動平衡,(需要提供環境給他去動)
  • 青春期孩子:說no已經無效,須說goodgood是情感上的支持。此時需要的是讚美與支持。(對於孩子忍一下就好了,自己找出口)多給孩子鼓勵,你很棒!(這段孩子特別多愁善感)
  • 18歲一個關口,28歲一個關口,45歲一個關口。會檢視自己的人生。
  • 這階段父母是教練,不能上場。
  • 只能跟他當朋友,沒辦法糾正。不要以為自己對孩子很有辦法,他們是給你面子,是配合你。
  • 結婚會把童年的東西帶進來。
  • 這階段就是幫孩子禱告,禱告六年,將孩子交給神。這禮物是神送的,交給神,你暫時停住吧。問神該怎麼與孩子相處。
  • 這階段是荷爾蒙分泌最旺盛的時候,認知混淆
  • 1同時存在兩極的東西 2看見真相,以前視覺是平面,現在才是立體,才看見真實。3荷爾蒙
  • 認知上發現自己有絕對不足的盲點,認知是有不足的。
  • 爸媽如果不同系統不同價值,會讓孩子提早進入左右晃動的青春期。
  • 媽媽的影響力超過爸爸70%,媽媽的身教、言語、表現每一個都深深影響子女。
  • 17-18歲在信仰上是一個契機,頭腦是神所預備的,我們只能提供孩子吃與住。
  • 方法:帶著孩子去看那些反差的影像(影片、實景、苦難),孩子看見比他眼前更傷痛的影像,孩子眼前的傷痛就不再哭泣。例如:電影、貧窮、脫光腳不穿鞋(離地很遠)、手也動得很少(肌肉會釋放情緒)、
  • 運動大肌肉:游泳、沙包、投籃(邊跳彈簧床邊打拳可以平衡孩子)
  • 想辦法簽合約:某個時段內玩電腦(用合約貼在電腦上)
  • 青春期的孩子:這一代的孩子是立即快速的達成他要的東西,父母常常過度安排孩子。
  • 我們應該要與主耶穌合作。
  • 很多孩子因為大腦刺激不足,閱讀會跳行
  • 猶太人12歲即是成人。12歲以前能夠教的都教完了~
  • 8歲之前儘可能不要用電腦,否則會提前進入左右晃動的混亂時期。

 

溝通:一來一往

  • 基礎是建立在信任、愛之上
  • 信任:完全的相信
  • 愛:有感覺的
  • 青少年:你有完全的相信他嗎?(即使你抓到漏洞)
  • 口語練習:喔~~~(帶有情感~並沒有罵人~帶有無限的可能性)
  • 青少年最怕被評論,他只在你面前可以撒野
  • 抱著好奇,臉部線條柔和,吹捧他,愛,欣賞(口是心非也無彷)
  • 信任是建立在你肯定、相信、知道孩子的本意是好的(相信孩子不會挑戰我們),而非動機,但表達上並非我們的預期,評估變得很重要,若情緒高漲評估事情會有落差。但孩子的動作表情態度會引起我們很多情緒。這樣溝通會有落差,我們會認為孩子挑戰我們。
  • 情緒釋放:我們也要練習釋放情緒。
  • 即使看不慣孩子的作為,我們再犧牲一點,對孩子的作為展現高度的興趣(記得放鬆臉部線條&語氣),靠近孩子,對青少年展現好奇(重要),他們就覺得有被愛的感覺。(此時不挑起缺點,這樣才會在愛的基礎上,才能有良好的溝通)
  • 14歲的孩子自主性達到高峰(台灣因為大考延後,壓抑,大致延到高中),國中悶悶的,高中在頭髮服裝上顯現自主性高峰期。國中很想做自己,但環境&大人不允許他們做自己(其實孩子不會真的誤入歧途,前提是12歲前有設立界線,也教過如何分辨是非、如何分辨好人壞人…..
  • 練習跟孩子常常說謝謝、抱歉sorry

復習

  • 8~12歲爸媽是老師(老師什麼都懂)
  • 12歲過後爸媽是教練,不能上場,只能在旁邊嘆氣,很重要!(不需要認為自己的權威性喪失,當作你在練習你是教練姿態放低,因為你是在幫助孩子18歲以後的自主性,就當作你是上課在練習)一介入孩子的生活,自主性就不見,會延後到婚姻裡面。
  • 12歲過後很容易受傷,很愁,這階段不容易獎賞(腦部波動不大),但味覺特別敏感(會特別喜歡某些味道),而且特別感到無聊(對每樣事物,18歲過後反轉)
  • 發展立體圖像:爸媽怎麼對待孩子,孩子會學習到怎麼待人。
  • 13~18歲這階段如何做有限度的規範?約法三章:哪三件事情是你認為完全不能放手的?並徹底執行這三條黃金律例。舉例1、不能交異性朋友2、上網不能超過1個小時,若你做不到則表現出傷心難過失望的樣子兩天~1周;但是有其他10樣讓孩子自己做主,例如睡覺10個鐘頭
  • 自主性:自己做決定(所以我們要學著放手
  • 13-18歲很多展現出的東西是爸媽的影子。
  • 期待孩子將來在空中與我們相會,孩子必須學會自主性面對困境,求助是一樣很重要的本能。(求助他人,求助耶穌
  • 爸媽不要自私,要留給孩子以後活下去的勇氣,要有自主性。
  • 孩子遇困境時懂得求助嗎?懂得求助主耶穌嗎?
  • 我們不願放手是因為我們兒時成長有傷痛。
  • 爸爸叫他孩子約五歲去拿漢堡,等了很久(沒有教他步驟),拿到後爸爸簡單說thank you(有時過度讚美會扼殺孩子,不需說聰明好棒,孩子也會下不來)
  • 時間是長遠的河流,80歲的河流。
  • 從孩子喜歡做的事情觀察孩子(電腦-自主性;讀書-幻想的世界),投入物件的時間。

 

 

實務方法

  • 臨床治療:朗讀聖經(孩子的腦袋受損害的程度與以往不同,對事物容易感到煩躁,不穩定,有時可吃很多,有時沒胃口)
  • 孩子的情緒:有一條臨界底線,超過孩子所能忍受的,一週超過三次被嘲笑,內心有陰影但需要時間平復傷痛(若是頻率不高,落在底線之上,主耶穌給的禮物是自然忘記),不斷被刺激腦子會健忘è疲乏è最後變成失智。
  • 傳教:耶穌穿越時空愛上你,在聖靈裡面內心會被補滿,愛會彌補傷痛。讓孩子到耶穌身邊,讓耶穌彌補孩子心內的傷痛。
  • 朗讀詩篇:利用15分鐘朗讀(屬靈的藥)。大聲的朗讀(很慢,有情感)。朗讀之後不要教訓兒女。(切記)朗讀的背景音樂放大提琴的弦音(不要放交響樂、鋼琴、自然音樂)透過耳膜旋轉有治療的功用。背景音樂也可使用清唱、合唱(女聲)。有效平靜我們的情緒。
  • 目前西方在推動聖經朗讀治療腦部。
  • 情緒管理:第二次的壓力。(鼓勵將壓力釋放出來)
  • 孩子的生氣是模仿我們,裡面的東西要出來。(譬如:父母教孩子吃飯,孩子不吃,父母生氣大聲,孩子學會這一個過程)有的會內縮,有的是外放。
  • 沒有動力是因為青少年對任何事都感到無聊。青少年對速度覺得有聊。(跟比薩是在腦部同一區)12歲前觀察孩子自發性的興趣,不斷地吹捧他。
  • 青少年孩子喜歡倒立、雲霄飛車,可以平衡情緒,語言能力的層次會提高。
  • 給孩子畫圖,畫一個家。透過圖畫跟孩子聊天,設計問題問孩子。小二以前可以透過玩偶,教他準時,教他穿衣服(但不要說那個娃娃就是孩子!!!)
  • 性衝動:青春期男孩13-18直接表現在外,透過服裝&行為表現,18歲前最好將電腦放在公開的地方,譬如:客廳 餐廳,不要強化性這一塊。心理:限度的允許,家長不要將性醜化、不要當作禁忌,也不要刻意的反應,孩子問你:朋友都在做,他為什麼不行?家長反問:你為什麼沒去呢?那你很不容易
  • 12歲以前告訴孩子:結婚之前不要有性行為,否則媽媽會傷心。
  • 案例:青年在教會領詩、彈琴、教孩子,是100分的優秀,卻在20歲發現已有了孩子。
  • 性的失控:是因為12歲以前被壓抑的太厲害。(孩子都覺得自己的腦快要爆炸)
  • 雲霄飛車、沙包、彈簧床
  • 「原來爸爸媽媽不太認識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lndemu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